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0895087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机制砂饱和面干吸水率的测定方法-CN202210187357.X在审
  • 张京斌;何心仪;肖涵宇;孙皓杰;林之晨;黄勇谋;龚展迁;沈德建;朱飞鹏 - 河海大学
  • 2022-02-28 - 2022-06-03 - G01N13/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制砂饱和面干吸水率的测定方法,将水、水泥和减水剂搅拌得到,保持减水剂掺量不变,改变的体积水灰比,配制多组基础进行扩展度试验,得到基础的扩展度;然后拟合得到基础扩展度与基础的体积水灰比Vw/Vc的关系曲线;保持减水剂量不变,选一组初始,将机制砂与初始拌合得到砂浆;将砂浆筛分为砂和过筛两部分,对过筛进行扩展度试验得到扩展度值;结合扩展度与体积水灰比之间的关系曲线,计算得到过筛的体积水灰比,比较砂浆和过筛的体积水灰比,计算得到机制砂从初始吸附的水量,进而得到机制砂的饱和面干吸水率
  • 一种机制和面吸水率测定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水泥搅拌难易程度量化方法-CN202111607538.5在审
  • 韦怀珺;曾荣;陶从喜;宋洋 - 华润水泥技术研发(广西)有限公司
  • 2021-12-24 - 2022-04-22 - G01N11/14
  •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泥搅拌难易程度量化方法,其包括:制备:称取50‑150g水泥样品放入250‑500ml烧杯,轻轻摇平水泥表面;称取20~100g水,沿着边缘倒入250~500ml烧杯,待水泥表面水溶液澄清后,沥出表面多余水溶液,得到水泥;搅开屈服力测试:把装水泥的烧杯放入数显转速磁力搅拌器上,将磁力转子放入水泥浆体,调整磁力搅拌器转速,记录磁力转子刚好转动时的转速位置;动态静粘度测试:把磁力转子放入Φ30X50mm容量瓶,调整磁力转子转速,使成为动态均质体,再把粘度计安装于磁力搅拌器上方,待粘度至稳定后,每10~60s记录一个体粘度值,取2~5分钟粘度平均值作为表征水泥粘度值。本发明优化了水泥粘度测试方法过程。
  • 一种水泥搅拌难易程度量化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水泥装模、成型方法-CN201711174033.8有效
  • 张新爱;张小军;茹晓红;张慧勇;杨琳琳 - 洛阳理工学院
  • 2017-11-22 - 2020-11-06 - G01N11/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装模、成型方法,先按照国标调制标准稠度水泥,然后按照规定方法确定截顶圆锥体试模盛装的水泥量m,再取m+30g标准稠度水泥按照同样方法进行装模,之后将试模放到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上振动75次;取下试模,从距离试模表面圆心三分之一半径处开始,用刮刀沿背离圆心方向刮去多余,整个试模表面按同样方法均分四次刮去多余,相邻两次间刮刀开始位置的夹角为90°;再分别从试模表面圆心处开始均分两次刮去多余;最后从试模表面边缘轻抹顶部一次,抹平试模表面。本发明的方法操作规范,得到的体密实性、均匀性俱佳,避免人为差异带来的影响,提高了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 一种水泥净浆装模成型方法
  • [其他]低水灰比裹石混凝土工艺-CN101985000000117在审
  • 赵若鹏;乐贵平;刘元鹤 - 清华大学
  • 1985-04-01 - 1986-05-10 -
  • 低水灰比裹石混凝土工艺。本发明属于水泥混凝土搅拌工艺。低水灰比裹石混凝土的工艺特点是:先将水泥搅拌成低水灰比,在搅拌的掺有减水剂,继之将石子和共同搅拌,然后加砂搅拌,最后加入其余的水搅拌成混凝土混合料。由于石子表面牢固地附着一层低水灰比,可有效地防止后来加水向界面集中,显著地改善界面结构,强化了界面粘结,混凝土28天强度可提高20-56%和可节省水泥10-28%。
  • 水灰比净浆裹石混凝土工艺
  • [发明专利]一种可用于回转粘度仪的水泥流变性迭代算法-CN201910155445.X有效
  • 李晓田;王楚昕;王安麟;姜涛;于永强 - 同济大学
  • 2019-03-01 - 2023-07-21 - G06F30/20
  • 一种用于回转粘度仪的水泥流变性高效迭代算法,其基本步骤包括:根据回转粘度仪的尺寸和水泥的水灰比和牌号,确定基本参数;根据粘度仪测试条件,确定粘度仪的转速曲线;根据粘度仪水泥流场的中心对称的特性,对流场进行径向分层;运用雷诺‑里符林公式,先通过迭代更新每层的转矩值,再计算每层的剪切速率;运用修正的HI理论(PFI理论),计算每层水泥的粘度和屈服应力,并根据仿真转矩曲线和试验转矩曲线的平均误差率本发明实现了回转粘度仪水泥特性的快速且准确计算,实现了回转粘度仪对水泥流变特性的快速实时测量,在标定水泥PFI参数的实验中有重要意义。
  • 一种用于回转粘度水泥流变性迭代算法
  • [发明专利]一种评价水泥收缩性能的试验方法-CN201710220606.X在审
  • 赵庆新;单心宇;王冬丽;潘慧敏;兰永秋;金鹭云;毕弘毅 - 燕山大学
  • 2017-04-06 - 2017-07-07 - G01N33/3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价水泥收缩性能的试验方法,制作可拆卸模具并将其固定到支撑结构上;制作水泥并浇筑到可拆卸模具,记录试件原长L;在水泥上面浇筑密封物使其密封,待密封物冷却后,使用测量装置测量试件长度并记录初始读数l0;每隔一段时间,记录测量装置t时刻读数lt;浇筑结束3天后拆掉可拆卸模具,并继续测量记录试件长度,直至28天终止测试,可实现水泥自浇筑完成后的全过程收缩测量;计算水泥的应变εt,得到t时刻水泥的收缩应变本发明通过简单的实验装置,可实现水泥自浇筑完成后的全过程收缩测量,可以评价不同配合比水泥的收缩性能。
  • 一种评价水泥收缩性能试验方法
  • [发明专利]硬化普通水泥弹性模量多尺度预测方法-CN201310030899.7有效
  • 赵海涛;吴胜兴;黄冬辉;陈育志;王潘绣;祁潇;骆勇军;唐易民;朱晓琳 - 河海大学
  • 2013-01-28 - 2013-05-15 - G01N33/3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化普通水泥弹性模量多尺度预测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步骤A.将硬化普通水泥按照微观结构组成划分为不同尺度,不同尺度包含不同典型物相;步骤B.获取硬化普通水泥不同尺度各个物相的体积百分含量;步骤C.从最小尺度开始,采用向上逐步均匀化方法,依次计算硬化普通水泥各尺度的弹性模量,最大尺度的弹性模量即为硬化普通水泥的弹性模量。本发明根据水泥、水化产物本质属性及水泥微观结构形成和发展规律,建立了硬化普通水泥弹性模量多尺度预测模型,从而将水泥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建立联系,从本质上解决了水泥基材料宏观性能影响因素多、试验数据离散大的问题
  • 硬化普通水泥弹性模量尺度预测方法
  • [发明专利]硬化普通水泥热膨胀系数多尺度预测方法-CN201310030999.X无效
  • 赵海涛;吴胜兴;曹秀丽;陈育志;骆勇军;魏珍中;王溢;祁潇;朱晓琳 - 河海大学
  • 2013-01-28 - 2013-05-15 - G01N33/3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化普通水泥热膨胀系数多尺度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A、将硬化普通水泥按照微观结构组成划分为不同尺度,不同尺度包含不同典型物相;步骤B、获取硬化普通水泥不同尺度各个物相的体积百分含量;步骤C、从最小尺度开始,采用向上逐步均匀化方法,计算硬化普通水泥各尺度的热膨胀系数,最大尺度的热膨胀系数即为硬化普通水泥的热膨胀系数。本发明根据水泥、水化产物本质属性及水泥微观结构形成和发展规律,建立了硬化普通水泥热膨胀系数多尺度预测模型,从而将水泥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建立联系,解决了水泥基材料宏观性能影响因素多、试验数据离散大的问题
  • 硬化普通水泥热膨胀系数尺度预测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水泥膨胀性能测定方法-CN202110426659.3有效
  • 张新爱;张小军;张懋楠 - 洛阳理工学院
  • 2021-04-20 - 2023-03-14 - G01N33/38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泥膨胀性能测定方法,首先,确定试模盛装的水泥质量m,用装模、成型、抹平后的水泥和试模的总质量减去空试模的质量即为试模盛装的水泥质量m;其次,称取(m+8)g拌合好的水泥标准稠度,按照规定的方法装模、成型,之后刮去多余、抹平,得到装有成型好的水泥的试模;然后将试模置于水泥恒温恒湿养护箱中将水泥养护至初凝,再用脱模器将水泥试块从试模脱出,放入恒温恒湿养护箱养护至24h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改善水泥浆体受力情况、提高体均匀性,操作简便,人为影响小,测试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 一种水泥膨胀性能测定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煅烧CO2-CN202210262103.X在审
  • 金雪龙;王若榆 - 金雪龙
  • 2022-03-16 - 2023-04-07 - B01D53/62
  • 本发明属于CO2气体减排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煅烧CO2气体减排吸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在碳化塔底部放入石灰,碳化塔上部将石灰向下喷淋,在底部石灰池泵入净化且富含CO2的尾气/烟气,底部泵入的富含CO2的尾气/烟气在石灰池中充分反应,同时尾气/烟气CO2在碳化塔底的石灰池中最大限度完成吸收形成固态CaCO2;S2:少量逃逸的CO2在上部喷淋的石灰中进一步吸收形成固态CaCO2,固态的CaCO2一并汇集在塔底的石灰池中;S3:对制得的固态CaCO2进行收集;本发明结构简单可解决碳化塔内部的CO2气体与石灰不能充分的发生反应,以致于减排效益较低的问题的问题。
  • 一种煅烧cobasesub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