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7762243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微纳米颗粒体及其热爆反应合成法-CN201210506037.2有效
  • 朱和国;王皓杰;王克鸿 - 南京理工大学
  • 2012-12-03 - 2014-06-11 - C04B35/11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纳米颗粒及其热爆反应合成法。所述颗粒中以微米级α-Al2O3和纳米级TiB2为复合,α-Al2O3以纳米级TiB<的摩尔比为(10-17):1:1;将球磨后的粉体挤压成坯样,将试样置入真空炉后,抽真空;控制升温速率在15-20K/min,加热至试样发生热爆反应时;反应结束后保温30~60min后停炉得颗粒块体;用碱水溶解剩铝,洗涤后过滤获得湿粉体,干燥即得颗粒粉体。形成颗粒的微纳米颗粒均是通过热爆反应产生,表面干净无污染;在反应放热的作用下化生长形成微纳米颗粒,微纳米颗粒的界面干净,结合强度高,并显著提高颗粒的韧性。
  • 一种纳米内晶复相颗粒及其反应成法
  • [发明专利]降低硅层的反射率的方法-CN02129780.0无效
  • 李世达 - 矽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02-08-13 - 2004-02-18 - H01L21/205
  • 一种降低硅层的反射率的方法,首先提供一半导体基底;接着,将半导体基底放置于单一圆式化学气沉积的反应器;然后,导入含硅气体于单一圆式化学气沉积的反应室内,在半导体基底的表面形成硅层;导入氢气于单一圆式化学气沉积的反应室内,以调整复硅层上表面的晶粒尺寸;导入氧气于单一圆式化学气沉积的反应室内,在硅层上方形成二氧化硅薄膜。具有降低硅层的反射率的功效。
  • 降低复晶硅层反射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制备亚微米钢的热机械处理方法-CN201310688257.6有效
  • 李龙飞;孙祖庆;杨王玥;郭志凯 - 北京科技大学
  • 2013-12-16 - 2014-04-02 - C21D8/00
  • 一种制备亚微米钢的热机械处理方法,属于汽车用钢材料制备。针对低碳高锰钢,利用马氏体温变形之后短时退火制备基体晶粒尺寸在1微米以下的超细钢,制备步骤为:将按质量分数计,碳含量在0.08~0.25wt%和锰含量在4.0~8.0wt%的低碳高锰钢奥氏体化后,经空冷获得以马氏体为主的组织,再进行马氏体温变形,利用形变促进马氏体的分解、铁素体晶粒等轴化及奥氏体的形成,随后通过两区内的短时退火处理,即可获得由晶粒尺寸在1微米以下的超细铁素体基体、尺寸在0.5微米以下的马奥岛(马氏体及残余奥氏体)组成的超细组织。本发明制得的钢中残余奥氏体含量在5~30%范围
  • 一种制备微米复相钢机械处理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制备超细化组织碳素钢的方法-CN200710098826.6无效
  • 孙祖庆;李龙飞;杨王玥;谭洪锋 - 北京科技大学
  • 2007-04-27 - 2007-10-03 - C21D8/00
  • 一种制备超细化组织碳素钢的方法,涉及一种利用马氏体温变形制备超细化组织碳素钢。的加热速度将基本为马氏体的淬火组织加热到600-650℃的温度均热后立即变形,应变速率0.01-10s-1,应变量0.6-2.0,然后再以2-200℃/s的冷速冷却至室温,制备出由超细铁素体基体和渗碳体粒子组成的超细化组织超细化组织中细铁素体的平均晶粒尺寸小于1微米,渗碳体粒子尺寸呈双峰分布,均匀分布在铁素体界上的球状渗碳体颗粒尺寸小于0.3微米,分布在铁素体的球状渗碳体颗粒尺寸小于0.1微米。
  • 一种制备细化组织碳素钢方法
  • [发明专利]各向异性纳米/非块体永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CN200810124400.8有效
  • 陈光;曹扬 - 南京理工大学
  • 2008-09-08 - 2010-03-17 - H01F1/01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各向异性纳米/非块体永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纳米尺寸的硬磁和软磁均匀分布在块体非合金基体上组成的块体永磁材料。其制备方法首先将合金熔体直接铸造成型制备金属玻璃块体材料,然后在磁场下退火进行反玻璃化处理,得到纳米/非材料。这种材料以块体金属玻璃(BMG)为基体,纳米尺度软磁性相(α-Fe或Fe3B)和硬磁性相(Nd2Fe14B和Pr2Fe14B相等)作为弥散分布。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各向异性永磁性能、良好的力学和物理性能;工艺流程简单,各向异性纳米/非块体永磁材料的制备仅需要两大步骤即可完成;成本低廉,耗用稀土资源较少。
  • 各向异性纳米非晶复相块体永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高致密相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CN201911424635.3有效
  • 叶永权;徐曼平;何新英 - 广州航海学院
  • 2019-12-30 - 2021-08-17 - C22C33/02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致密相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包括以下步骤:将纳米铁基粉末和芯/壳结构微米铁基粉末充分混合,进行放电等离子烧结,即得到所述高致密相合金材料;其中,所述纳米铁基粉末含有抑制晶粒长大的合金元素或第二粒子;所述芯/壳结构微米铁基粉末为表面为纳米结构,芯部为微米结构的粉末。本发明方法可在较低烧结温度下完成纳米粉末和微米粉末共同致密化烧结,烧结时间短,实施方便;只需改变纳米粉末和芯/壳结构微米粉末的配比,就能精确调整复铁基合金材料中高强度铁素体和高塑性亚稳奥氏体的数量比例,特别适用于高致密铁基合金材料的制备。
  • 一种致密相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BCN纳米非强韧化TiB2-CN202110575410.9有效
  • 吴超;刘晓波;王兢;孙孟勇;李华冠;张旭 - 南京工程学院
  • 2021-05-24 - 2022-03-18 - C04B35/563
  • 本发明涉及一种BCN纳米非强韧化TiB2‑B4C陶瓷的制备方法,属于高性能结构陶瓷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陶瓷原料粉体中各组分含量比例和制备工艺进行限定,从而制备出BCN纳米非强韧化TiB2‑B4C陶瓷纳米非是一种陶瓷强韧化的有效手段,主要实现途径包括弥散细化、混型结构强化、钉扎理论、残余应力场理论等。本发明旨在通过原位反应制备纳米非,改变TiB2‑B4C陶瓷的微观结构,进而改善其颗粒结合模式和断裂模式,从而提高陶瓷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 一种bcn纳米非晶相强韧tibbasesub
  • [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稀土永磁材料的制备方法-CN201610671450.2有效
  • 郭浩;庄健;张少林 - 深圳市威富多媒体有限公司
  • 2016-08-15 - 2018-08-17 - H01F1/00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稀土永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非晶态硬磁合金粉末和非晶态软磁合金粉末;使非晶态硬磁合金粉末化为纳米硬磁粉末,以及使非晶态软磁合金粉末化为纳米软磁粉末;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纳米硬磁粉末和纳米软磁粉末,获得纳米稀土永磁材料。本发明的纳米稀土永磁材料的制备方法可有效控制预先制备的纳米硬磁粉末和纳米软磁粉末混合的比例,进而可以精确控制磁性能的变化范围;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进行低温、快速烧结,不仅能够有效抑制晶粒长大、净化界,还能大幅提高烧结材料的致密度,制备出具有高剩余磁极化强度、高密度和高磁能积的纳米稀土永磁材料。
  • 一种纳米稀土永磁材料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永磁磁体的制造方法-CN200610149037.6无效
  • 潘晶;刘新才 - 宁波大学
  • 2006-11-18 - 2008-04-30 - B22F3/00
  • 一种永磁磁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稀土永磁材料和电机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难以制备行波超声电机、微机械微电子的毫米电机等所需的高磁性能和超薄的永磁磁体的问题,本发明将至少一种硬磁或纳米的粉末或(和)高饱和磁化强度的软磁粉末装入高饱和磁化强度的软磁金属片的夹层,真空焊接封装,再在500~900℃多次热轧,热轧前后厚度减少量为35~95%;热轧平板形成磁织构,磁织构方向垂直于板面;当永磁磁体呈板状时,机械加工;当永磁磁体呈瓦片时,在500~900℃模压成瓦片;当永磁磁体呈环状时,在500~900℃卷成有缝的环状;再机械加工瓦片或环状磁体;之后表面处理,最后充磁。
  • 一种永磁磁体制造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