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804349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用于智能马达致动器的分离增益传递函数-CN202111173428.2在审
  • M·R·加拉德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2021-10-08 - 2022-04-22 - H02P6/24
  • 本公开涉及用于控制马达致动器的操作以定位可移动元件的系统和方法。确定所述可移动元件在其操作范围内的操作特性。生成第一PWM信号以在所述可移动元件的所述操作范围的第一部分内控制所述致动器。生成第二PWM信号以在所述可移动元件的所述操作范围的第二部分内控制所述致动器。所述第一PWM信号基于具有第一增益水平的线性传递函数,并且所述第二PWM信号基于具有第二增益水平的线性传递函数。基于所述第一PWM信号或所述第二PWM信号来执行所述可移动元件的输出位置。
  • 用于智能马达致动器分离增益传递函数
  • [发明专利]扭矩传递装置-CN200480034740.1有效
  • V·皮希曼 -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2004-11-19 - 2007-05-16 - B60K23/08
  • 汽车的扭矩传递装置,用于从一根配属于第一轮对的第一轴把扭矩可变化地传递到配属于第二轮对的第二轴,所述装置包括:一个离合器单元,用于第一轴和第二轴的可变扭矩传递的耦合,其中该离合器单元具有至少一个与第一轴旋转传递地连接的离合器元件和至少一个与第二轴旋转传递地连接的离合器元件,这两个离合器元件传递扭矩的方式交替作用或可产生这种交替作用;用于通过调节离合器元件的一个相对位置和/或机械压紧力来调节这两个离合器元件之间的交替作用强度的可控调节装置;控制该调节机构的控制机构,其中该控制机构包括一个数据处理单元,该数据处理单元适合用许多输入信号按预定的规则计算第一控制信号和用于控制该调节机构,其中第二控制信号叠加到第一控制信号上,这个第二控制信号是第一和第二轴的转速差的一个尺度,其中根据一种行驶状态引起的这个转速差的变化,第二控制信号的变化在时间上超前于由同一行驶状态引起的第二控制信号的变化。
  • 扭矩传递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畜禽规模化养殖环境监控装置-CN202121359393.7有效
  • 孙立强;邓世祥;张凯;李冰 - 青岛伊利诺斯电气有限公司
  • 2021-06-18 - 2021-11-23 - G01D21/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畜禽规模化养殖环境监控装置,包括监控箱,所述监控箱侧壁铰链连接有箱盖,所述箱盖侧壁设置有可视槽,所述监控箱内侧壁靠近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处理元件,所述监控箱侧壁靠近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显示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外检测设备与连接模块连接将信号传递给处理元件,处理元件接收多个外检测设备的信号,并将信号传递给显示器,进行实时显示工作,接收到的外检测设备的信号处于检测的范围内可视为正常,若处于非正常情况,则通过信号元件发出警报,同时装置设置有储存模块,将可实时记录处理元件处的信号数据,并可通过信号元件发送或者通过信号接头进行备份。
  • 一种畜禽规模化养殖环境监控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模拟核燃料装载反馈装置和方法-CN202110039149.0在审
  • 夏兆东;朱永福;张庚;吕牛;梁淑红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2021-01-12 - 2021-05-28 - G06F30/20
  • 本申请公开一种反馈方法,包括:将模拟核燃料元件装载在反应堆堆芯容器中;将装载后的模拟核燃料元件的装载信号传递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对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获取的信号进行反应性计算;将反应性计算结果反馈至模拟控制平台还公开一种反馈装置,包括:装载模块,用于将模拟核燃料元件装载在反应堆堆芯容器中;传递模块,用于将装载后的模拟核燃料元件的装载信号传递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计算模块,用于对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获取的信号进行反应性计算基于本公开的模拟核燃料装载反馈方法和装置,实现了模拟燃料元件与物理反馈计算内核进行的同步触发操作。
  • 一种模拟核燃料装载反馈装置方法
  • [发明专利]光通信网络中的光监视-CN201380077599.2有效
  • G.布鲁诺;A.德霍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2013-06-18 - 2017-11-14 - H04B10/07
  • 通信网络元件(10)包括网络元件输入(12)、网络元件输出(14)和监视端口(16)。光分离装置(20)抽取输入光信号或输出光信号的一部分以形成第一信号。光信号变换设备(22)应用光传递函数到第一信号以形成应用到监视端口(16)的光监视信号。光传递函数保持第一信号的谱属性,并且应用时域混淆到抽取的信号。光信号变换设备(22)包括光通信号路径(43)、定位在光通信号路径(43)中的光分离装置(45)和定位在光通信号路径(43)中的光组合装置(44)。光分离装置(45)布置成抽取出沿光通信号路径(43)传递信号的一部分,并且将它应用到反馈路径,并且光组合装置(44)布置成将信号的抽取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和沿光通信号路径(43)传递信号重新组合。
  • 光通信网络中的监视
  • [实用新型]一种煤矿采空区温度监测装置-CN201320098192.5有效
  • 姚海飞;吴海军;郑忠亚;徐长富;张群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 2013-03-05 - 2013-09-11 - G01K7/18
  • 一种煤矿采空区温度监测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元件、固定支撑装置、信号传输元件信号接收分析装置和保护元件;其中,温度传感元件用于感应采空区内温度,并转换为可传输信号;固定支撑装置用于固定所述温度传感元件,并使所述温度传感元件与底板保持一定高度;信号传输元件用于将所述温度传感元件所转换的可传输信号传输给所述信号接收分析装置;信号接收分析装置用于接收所述信号传输元件传递信号,并对信号进行分析,实现监测目的;保护元件用于保护所述信号传输元件
  • 一种煤矿采空区温度监测装置
  • [发明专利]发光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光照射装置-CN201810183866.9有效
  • 近藤崇;大野诚治;池田周穂 - 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有限公司
  • 2018-03-06 - 2023-08-01 - H01L27/1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光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光照射装置,所述发光装置具备:多个传递元件,所述多个传递元件依次变为ON状态;多个设定元件,所述多个设定元件与所述多个传递元件连接,通过所述多个传递元件变为ON状态,所述多个设定元件变为可向ON状态转换的状态;多个发光元件,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每一个与所述多个设定元件中对应的一个连接,当所述多个设定元件中的一个变为ON状态时,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每一个变为ON状态而发光或发光强度增加,并且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可并行保持ON状态;以及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基于接收到的点亮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多个设定元件向ON状态的转换,并且控制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点亮期间。
  • 发光装置图像形成照射
  • [发明专利]可穿戴主动辅助装置-CN201980057964.0在审
  • 亚历杭德罗·桑乔·普查德斯;凯·施密特 - 迈欧瑞士股份公司
  • 2019-09-06 - 2021-04-13 - A61H1/02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穿戴主动辅助装置,包括致动器,用于提供肢体辅助并经由至少一个力传递元件耦合至被主动辅助的肢体,至少一个力传递元件通过致动器伸长或缩短;以及控制件,具有用于来自多个传感器的信号的输入端,用于处理来自多个传感器的输入信号信号处理级,以及用于根据经处理的传感器信号输出电机致动信号的输出级;其中,控制件还具有用于选择肢体辅助程度的肢体辅助程度选择输入端;并且其中,信号处理器级适于对与多个传感器当前检测到的运动或姿势相应地伸长或缩短的至少一个力传输元件的伸长量进行连续地建模,以根据被伸长或缩短的至少一个力传递元件的建模伸长量并响应于选择的最低肢体辅助程度输出连续致动器致动信号
  • 穿戴主动辅助装置
  • [发明专利]主动元件阵列基板-CN201010182405.3有效
  • 王参群;陈昱丞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2010-05-18 - 2010-10-06 - H01L27/02
  • 本发明公开一种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包括基板、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多条扫描信号传递线以及多个像素单元。扫描线设置于基板上。数据线与扫描线交错。扫描信号传递线与扫描线交错,各扫描信号传递线分别通过一结点与其中一条扫描线连接。像素单元与对应的扫描线及数据线电性连接,像素单元包括主动元件及像素电极。主动元件具有栅极、源极及漏极。像素电极与漏极电性连接,在未与结点邻接的像素单元中,各主动元件的栅极-漏极电容为Cgd1,而在与结点邻接的像素单元中,部分主动元件的栅极-漏极电容为Cgd2,其余主动元件的栅极-漏极电容为Cgd1,且Cgd1
  • 主动元件阵列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