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502630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真空抽滤的超薄强化沸腾毛细吸液芯和制备方法-CN202310061389.X在审
  • 张仕伟;刘杭;汤勇;颜才满;黄皓熠;黎洪铭 - 华南理工大学
  • 2023-01-16 - 2023-06-13 - F28D15/04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真空抽滤的超薄强化沸腾毛细吸液芯和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无水乙醇配置金属粉悬浊液;在滤瓶上由下而上依次放置滤芯和带有均匀排布的通孔的金属模板;将金属粉悬浊液装进滤杯,将滤杯倒置于金属模板上,在滤瓶上抽真空以对滤杯内的金属粉悬浊液进行抽滤,使金属粉悬浊液里的金属粉沉积于金属模板的通孔内,高温烧结金属模板,使沉积于金属模板的金属粉在金属模板上成型;去除所使用的金属模板,得到由金属粉成型的毛细吸液芯。通过控制滤芯间隙、金属模板通孔的孔径和金属粉粒径等参数,保证金属粉有效沉积于金属模板,可以达到亚微米至微米级别的厚度。
  • 一种基于真空超薄强化沸腾毛细吸液芯制备方法
  • [实用新型]光学薄膜及电子设备壳体-CN201921323716.X有效
  • 仲颖;崔东波;张远泉;李树森;张振 - 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 2019-08-15 - 2020-06-09 - B44C5/00
  • 光学薄膜包括本体,本体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具有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的纹理层;第一结构为凸起和/或凹陷设置,第二结构为凸起和/或凹陷设置,且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咬合设置,以形成干涉纹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学薄膜中纹理层的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咬合设置形成干涉纹理,如此使得观看时不仅能看到光影效果还能看到干涉纹理;同时,仅在本体的第一表面设置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相比在本体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
  • 光学薄膜电子设备壳体
  • [实用新型]一种抑菌材料-CN202020313286.X有效
  • 朱昊枢;叶瑞;左志成;蔡文静;任家安;陈蓓蓓;陈林森;朱志坚 - 苏州苏大维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维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2020-03-13 - 2021-04-09 - B32B27/36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抑菌材料,包括基层;设于基层一侧的结构层,结构层远离基层的一侧设有结构,结构包括若干呈阵列交错排布的结构单元,其包括若干依次并行且间隔排布的图形,在同一结构单元中,各图形按照从中间向两边逐渐变短的规律排布,在结构中,各图形互不接触,图形的纵横比大于1,图形包括凸起结构和/或凹槽结构;仿形固定铺设在结构层远离基层一侧的纳米抑菌材料层。本申请利用结构物理抑菌,减少细菌等微生物的粘附并有效抑制其生长繁殖;同时还采用抑菌材料对已粘附的细菌等微生物进行灭活杀菌,安全稳定,无污染,且时间持久、持续作用、性质稳定、安全无毒。
  • 一种材料
  • [发明专利]采用分布式多电极测量/机电系统振动模态的方法-CN202310538946.2在审
  • 刘汝盟;祝广飞;王立峰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23-05-15 - 2023-07-25 - G01H11/0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分布式多电极测量/机电系统振动模态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实现对/机电系统的各阶振型与频率进行准确测量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在预设有一维/二维/机电系统振动部件下方集成分布式电极,再通过激励电极对振动部件扫频得到振动部件的待定共振频率,最后以待定共振频率进行定频激振,测量振动部件不同位置的响应信号,将响应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并结合插值算法准确绘制出振动部件的各阶频率与振型,最终得到/机电系统振动部件的前n阶振动模态信息。本发明具有测量设备与环境要求,高精度,成本和操作难度低等特点,适应在微机电、机电系统中推广使用。
  • 采用分布式电极测量机电系统振动方法
  • [实用新型]含锰废水资源回收及零排放膜系统-CN201220356341.9有效
  • 叶昌宏;林楚佳;张峰;林敏;张临苏 - 广州市中绿环保有限公司
  • 2012-07-20 - 2013-01-23 - B01D61/5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含锰废水资源回收及零排放膜系统,该系统包括滤膜装置、滤膜装置A、海水淡化膜装置和滤膜装置B;滤膜装置、滤膜装置A和海水淡化膜装置依次连接构成一个循环回路,滤膜装置、滤膜装置A与滤膜装置B依次连接构成另一个循环回路。该系统为全流程过滤分离系统,以滤膜过滤装置代替传统的板框压滤机,较好的改善了过滤效果;整个系统通过串联、并联方式将4个膜装置连接起来形成循环回路,可以连续运行,也使得膜使用寿命较长,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出现膜污染、膜孔堵塞的现象,运行成本,可以实现资源回收及零排放,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 废水资源回收排放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有序结构的侧向流免疫试纸条-CN202010560709.2在审
  • 赵祥伟;陈睿鹏 - 东南大学
  • 2020-06-18 - 2020-10-09 - G01N33/558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有序结构的侧向流免疫试纸条,用于分析物中靶标的检测;本试纸条以衬底作为基片,在基片上从左至右依次分布有样品垫、偶联物垫、层析垫、有序结构检测垫和吸收垫,其中样品垫为靶标加载区,偶联物垫上结合有能与靶标偶联的纳米颗粒,在层析垫上面是有序结构检测垫,在有序结构检测垫上面分布有检测区和质控区;样品垫与偶联物垫交叠在一起,偶联物垫与层析垫交叠在一起,在层析垫上面固定有有序结构检测垫,层析垫与吸收垫交叠在一起;在实际应用时,当样品到达检测区域时,可通过采集信号实现多靶标检测;该试纸条具有检测时间短、操作简便、成本和多靶标同时检测等优势,有望在快速检测领域广泛应用。
  • 一种基于有序结构侧向免疫试纸
  • [发明专利]一种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CN202210691332.3在审
  • 朱储红;倪明;刘丹;何泽金;杜海威;徐更生;李村;袁玉鹏 - 安徽大学
  • 2022-06-17 - 2022-09-23 - B22F1/0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结构由位于导电衬底表面上的银微米半球以及半球表面生长的银主干、分支结构和生长在主干、分支上的银纳米片组成;该银微米半球由银纳米颗粒以球心为中心向导电衬底上的各个方向辐射堆砌组成,所述银纳米颗粒的尺寸为10‑20nm;该银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在导电衬底上电沉积制备银微米半球,然后在微米半球表面电沉积生长由银主干、分支以及银纳米片组成的结构。该银结构具有抗团聚、比表面积大等优点,该结构可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的活性基底来测量其上附着的痕量有机物,能检测出浓度至10‑16mol/L的罗丹明
  • 一种银微纳结构及其制备方法用途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光纤的温度传感器-CN202211054791.7在审
  • 姜海明;魏佳鑫;谢康 - 广东工业大学
  • 2022-08-31 - 2022-11-22 - G01K11/32
  • 本发明涉及温度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光纤的温度传感器。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光纤的温度传感器设置有光学换向组件、激光发射组件、光谱检测组件、光纤和容器组件;光学换向组件设置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激光发射组件、光谱检测组件和光纤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端口连接、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通过光纤连接;容器组件容置有膨胀液体;光纤的第二端浸渍于膨胀液体。温度传感器的结构简单,制备简单,制造成本,具备较高的市场竞争力。
  • 一种基于光纤温度传感器
  • [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基螺旋机器人及其加工方法-CN202310420989.0在审
  • 郭媛慧;陈云;谢斌;张浩;侯茂祥;陈新 - 广东工业大学
  • 2023-04-19 - 2023-08-08 - B23K26/00
  •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烯基螺旋机器人及其加工方法。将碳基薄膜平整的放置于激光器工作区域,采用直线扫描的方式在碳基薄膜上进行激光加工,生成的石墨烯为螺旋状,得到石墨烯基螺旋状前驱体;C、对石墨烯基螺旋状前驱体进行磁控溅射镀膜;D、将镀膜后的石墨烯基螺旋状前驱体磁化,得到石墨烯基螺旋机器人本发明的加工方法,操作简单难度、加工快速、材料易得,获得的机器人螺旋结构的一致性好,适用于大规模快速生产。本发明的石墨烯基螺旋机器人,具有密度小、运载能力强的特点。
  • 一种石墨螺旋机器人及其加工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正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CN201610978928.6有效
  • 曹贵平;左浩然;吕慧 - 华东理工大学
  • 2016-11-08 - 2018-10-26 - C08F212/08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正渗透膜及其制备和应用,复合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或有皂乳液聚合的办法制备聚合物荷电粒子的水相分散液,经过分离、干燥得到聚合物荷电粒子粉末;再将聚合物荷电粒子在超声辅助下分散于支撑层聚合物溶液中,采用非溶剂诱导相分离的方法制备含聚合物荷电粒子的支撑层;最后在支撑层上表面通过界面聚合的方法复合聚酰胺活性层;其中,聚合物荷电粒子,包括交联聚苯乙烯骨架以及其表面和内部的亲水基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复合正渗透膜的水通量高和盐通量,适用于海水淡化、污水处理、果蔬汁液提浓等领域,且经济、操作简单等。
  • 一种复合渗透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 [发明专利]一种CuO-碳纳米管复合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CN200710176868.7有效
  • 万立骏;郑书发;胡劲松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2007-11-06 - 2009-05-13 - C04B35/622
  • 本发明公开了CuO-碳纳米管复合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制备CuO-碳纳米管复合球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表面活性剂和铜盐溶解,制备出反应物溶液A;2)将碳纳米管分散到N,N-二甲基甲酰胺中得到反应溶液B;3)将反应溶液B加入到反应物溶液A中,分散后得到分散溶液C;4)向分散溶液C中加入氨水,然后,加热回流反应,得到CuO-碳纳米管复合球。本发明以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等表面活性剂作为结构导向剂,采用简单的溶液回流法一步合成得到CuO-碳纳米管复合球,所用的制备原料简单,来源广泛,制备方法简单经济、能耗、操作方便,能实现CuO-碳纳米管复合球的大规模合成。
  • 一种cuo纳米复合微纳球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