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09102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信息内容发送系统-CN03122291.9无效
  • 山岸润一 - 株式会社唯红;山岸润一
  • 2003-04-25 - 2003-11-05 - G06F17/00
  • 一种在个人身份验证后允许轻易地获取信息内容的信息内容发送系统。一台个人计算机(7)提出获取信息内容的请求。根据该请求,邮件发送服务器(15)将支付站点地址发送给个人计算机。注册之后,支付站点根据该ID号码和密码准备个人身份验证程序。该便携式电话用于下载个人身份验证程序。如果根据个人身份验证程序成功进行个人身份验证,那么信息内容服务器(5)允许个人计算机(7)获取信息内容。计费服务器(17)根据个人计算机获取的信息内容累计费用。累计的费用等于信息内容费减去包括个人身份验证佣金在内的佣金。
  • 信息内容发送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网证平台的信息管理方法-CN201911101532.3有效
  • 续磊;刘磊;张楠 - 广州大白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2019-11-12 - 2022-11-18 - G06F16/95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证平台的信息管理方法,在用户进行网证登记操作后,自动记录该用户的个人身份信息并保存在数据库中;当完成对用户的身份核验时,自动记录用户网证根、用户的个人身份信息和网证根的关联信息,并保存在数据库中;当有应用接入并完成涉及个人身份信息的操作时,自动记录该用户的个人身份信息、网证数据以及与涉及个人身份信息的操作相关的信息,并保存在数据库中;当具有查询权限的应用接入时,将网证数据相关联的个人身份信息发送至该应用,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对用户的明文信息进行替代,并且在传输、管理过程中具有对应的“网证”文件生成,保障了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彻底解决了涉及个人明文信息的安全问题。
  • 一种平台信息管理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带生物特征识别功能的身份认证系统及其认证方法-CN201010516802.X无效
  • 郭志;邱柏云 - 杭州晟元芯片技术有限公司
  • 2010-10-20 - 2011-03-16 - H04L9/32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生物特征识别功能的身份认证系统及其认证方法,包括CPU主控单元、系统控制单元、硬件加解密单元、带MPU保护功能的片上存储器、对外通讯单元、人机交互控制单元、外部存储器控制单元、PKI系统和传感器系统;带MPU保护功能的片上存储器为实现个人信息、数据、程序、密钥、系统参数等数据的安全存储及安全访问。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1、解决现有安全产品PIN码的安全漏洞,从根本解决了个人身份认证,安全性高;2、从硬件上保障用户个人信息不通过逻辑攻击、边频攻击、物理攻击等手段被破解;3、从硬件上保障用户个人信息安全存储并且不通过芯片剖片拍照等手段被破解4、可有效避免交易信息在送到个人身份认证终端时被篡改的漏洞。
  • 一种生物特征识别功能身份认证系统及其方法
  • [发明专利]非接触式生物特征身份验证系统和身份验证方法-CN201510431114.6在审
  • 比诺特·库洛贝尔;埃里克·牧里耶;克德里克·霍萨尼;查克彼·嘉琪;杰克库·艾斯蒂耶尼 - 自然安全公司
  • 2008-10-17 - 2015-12-02 - H04L29/06
  • 本发明涉及一种身份验证系统(1),该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个人身份验证装置(3,4);终端(2),包括:生物特征装置(5,6),适于产生使用者的生物特征信息;无线通信装置(7),适于在个人身份验证装置(3,4)与终端(2)之间没有任何接触的情况下向个人身份验证装置(3,4)传输生物特征信息;一个或每个个人身份验证装置(3,4)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个人身份验证装置(3,4)的持有者的生物特征信息;处理装置(11),用于对生物特征信息和生物特征数据进行比较,以对使用者进行身份验证;其特征在于,无线通信装置(7)适于向多个个人身份验证装置传输生物特征信息,每个个人身份验证装置(3,4)包括无线通信装置(8),无线通信装置(8)用于在生物特征信息与生物特征数据之间是肯定比较的情况下向终端(2)无接触式传输肯定的身份验证数据,从而能够对使用者进行身份验证,其中,终端适于仅对已经传输肯定的身份验证数据的一个或多个个人装置打开交易会话
  • 接触生物特征身份验证系统方法
  • [发明专利]非接触式生物特征身份验证系统和身份验证方法-CN200880112113.3无效
  • 比诺特·库洛贝尔;埃里克·牧里耶;克德里克·霍萨尼;查克彼·嘉琪;杰克库·艾斯蒂耶尼 - P1G公司
  • 2008-10-17 - 2010-12-15 - G07C9/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身份验证系统(1),该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个人身份验证装置(3,4);终端(2),包括:生物特征装置(5,6),适于产生使用者的生物特征信息;无线通信装置(7),适于在个人身份验证装置(3,4)与终端(2)之间没有任何接触的情况下向个人身份验证装置(3,4)传输生物特征信息;一个或每个个人身份验证装置(3,4)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个人身份验证装置(3,4)的持有者的生物特征信息;处理装置(11),用于对生物特征信息和生物特征数据进行比较,以对使用者进行身份验证;其特征在于,无线通信装置(7)适于向多个个人身份验证装置传输生物特征信息,每个个人身份验证装置(3,4)包括无线通信装置(8),无线通信装置(8)用于在生物特征信息与生物特征数据之间是肯定比较的情况下向终端(2)无接触式传输肯定的身份验证数据,从而能够对使用者进行身份验证,其中,终端适于仅对已经传输肯定的身份验证数据的一个或多个个人装置打开交易会话
  • 接触生物特征身份验证系统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和IPFS的个人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CN202010357414.5有效
  • 许广德;许明雪;王刚;许晓婷;许明阳 - 合肥井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2020-04-29 - 2023-03-28 - G06F21/4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和IPFS的个人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将个人信息中的个人身份摘要信息存储在区块链上,个人身份信息和个人行为信息存储在星际文件系统中;发送审核信息至审核机构以提醒审核机构进行审核;调用一个信息查阅接口,检测审核机构的ID是否在信息ID的白名单中,是则驱使审核智能合约返回信息内容,否则判定调用失败;生成相应的证明文件或证书文件,并将文件加密后发送至个人账户;调用审核智能合约存储文件;生成相应的验证二维码;调用验证智能合约验证;读取区块链中的账户中验证结果进行验证本发明保护用户对于自身信息的所有权和控制权,操作在区块链上可溯源,安全可靠,为个人信息交易提供基础支撑。
  • 一种基于区块ipfs个人身份认证方法装置
  • [发明专利]基于Open ID的网络身份服务的系统和方法-CN201710214848.8有效
  • 但熹;郭宏杰;刘海龙 - 金联汇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2017-04-01 - 2020-11-27 - H04L29/06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Open ID的网络身份服务的系统和方法,能够通过身份编码服务器进行身份信息共享,有效解决了Open ID账户共享和身份认证共享问题。该系统包括网络应用服务器RP、公共身份标识服务器OP和身份编码服务器,该RP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登录请求,向该OP发送鉴权认证请求,从该OP接收身份编码B,并建立该身份编码B与Open ID之间的映射关系;该OP用于获取该用户输入OP账户信息,向该身份编码服务器发送个人身份编码请求,以及从该身份编码服务器获取该身份编码B;该身份编码服务器用于根据该个人身份编码请求,获取身份编码A,以及根据该身份编码A生成该身份编码
  • 基于openid网络身份服务系统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网证数据的生成方法及系统-CN201911101550.1有效
  • 续磊;刘磊;张楠 - 广州大白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2019-11-12 - 2022-02-22 - H04L9/4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证数据的生成方法,先获取用户的个人身份信息,对该用户的个人身份信息进行验证,以核验用户是否为本人,然后在该用户成功通过核验后,根据该用户的个人身份信息,采用多种加密技术生成可替代该用户明文信息的网证根,当完成身份验证的用户通过第一应用接入时,获取第一应用ID和该用户的个人身份信息,根据该用户的个人身份信息找到对应的网证根,并根据该网证根和第一应用ID,采用多种加密技术生成可在第一应用证明个人身份的网证标识
  • 一种数据生成方法系统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