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力化学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6117421.8 | 申请日: | 1996-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85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9-13 |
| 发明(设计)人: | 徐僖;曹亚;李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联合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F283/06 | 分类号: | C08F283/06;C08F2/56;B01F17/42 |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技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邓继轩 |
| 地址: | 61006***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力化学制备方法是通过羧甲基纤维素,表面活性大单体两种组分以及加入第三单体后的三种组分在频率为20KHz的超声波辐照下共聚生成具有高分子量、高表面活性的二元或三元共聚物,分子量为2×104—2×105,表面张力28—35mN/m,界面张力10-1—3mN/m。这种共聚物性能优良,有效地克服了聚合物与低分子表面活性剂共混溶液在应用中的不相溶混的缺陷,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在采油、造纸、涂料等工业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分子 表面活性剂 化学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力化学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1)表面活性大单体的制备将表面活性剂C12-C18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其氧乙烯链节数n为3~20,C8-C12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氧乙烯链节数n为4~20,或C16-C18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氧乙烯链节数n为10~15,加入带有温度计、滴液漏斗、氮气入口和回流冷凝器的三颈瓶中,用溶剂苯或环己烷适量稀释,按1∶2的摩尔滴加丙烯酰氯或甲基丙烯酰氯,反应温度5-10℃,搅拌反应4-5小时后,静置过夜,继续反应12小时,使之反应完全,然后滴加三乙胺除去HCl及未反应的酰氯化合物,滤液用无水Na2CO3浸泡60小时,进一步除去HCl,经减压蒸馏,真空干燥,获得表面活性大单体,其反应式为:?????????????式中R1=H?or?CH3,????n=3-20R2=C12_18H25_37,C16_18H33_37CO(2)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将羧甲基纤维素(CMC)水溶液,表面活性大单体和第三单体选定、称重,而第三单体可为苯乙烯、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中任一种,加入带有冷切水和氮气出入口的超声反应器中,通氮10分钟后,开动超声波发生器,超声频率为20kHz,将混合溶液在氮气氛下超声辐照10-60分钟,反应温度控制在20-30℃,所得产物溶液用丙酮沉淀,再经丙酮萃取,分离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及杂质,获得二元或三元共聚物,其结构式为:或者式中:a≠b≠c,n=1-20R1=C12_18H25_37,C16_18H33_37CO-COOCH3,COOCH2CH2CH3,CONH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联合大学,未经四川联合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611742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氧化物薄膜电阻器
- 下一篇:聚硅氧烷-聚氧化烯嵌段共聚物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