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多模态成像及诊疗的近红外二区聚集诱导发光分子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32855.6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1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唐本忠;许文涵;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09/14 | 分类号: | C07D409/14;C09K11/06;A61K41/00;A61K49/00;A61K49/22;A61P35/00;B82Y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知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7 | 代理人: | 杨巍;柴春玲 |
地址: | 中国香港***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有机荧光材料的设计,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了一类具有聚合诱导发光特性的分子,其具有明亮的近红外二区发射、高活性氧产生能力和出色的光热转换效率。这类聚合诱导发光分子可以充分利用其激发态能量,在辐射跃迁和非辐射跃迁之间保持完美的平衡,以满足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FLI)/光声成像(PAI)/光热成像(PTI)三模态成像,并且能够实现光动力疗法(PDT)/光热疗法(PTT)的抗肿瘤协同疗法。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多模态 成像 诊疗 红外 聚集 诱导 发光 分子 及其 应用 | ||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科技大学,未经香港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11063285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煤与瓦斯突出动力效应模拟实验补气装置
- 下一篇:压接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