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栖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47568.6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88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冯伟;刘笑;张艳辉;张晨宁;尹铎;冯亚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0F5/02 | 分类号: | B60F5/02;B64C33/00 |
代理公司: | 44414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艳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栖机器人,包括本体、信号接收单元、飞行单元、第一移动单元和第二移动单元,所述信号接收单元、飞行单元、第一移动单元和第二移动单元均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终端的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传输到所述飞行单元、第一移动单元和第二移动单元;所述飞行单元,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带动所述本体执行飞行动作。本实用新型在飞行的基础上兼具行走和爬壁的能力,可以实现室内、室外、窄巷的探测,功能更全面,应用场合更广泛;扑翼式飞行结构具有速度快、灵活、可以依靠较少的能量进行长时间飞行、以及不使用高速转动的机翼从而不会发出很响亮的声音以降噪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单元 信号接收单元 飞行 本实用新型 控制信号 控制信号传输 长时间飞行 飞行动作 飞行结构 高速转动 扑翼式 降噪 爬壁 窄巷 机翼 机器人 室外 探测 终端 室内 灵活 | ||
【主权项】:
1.一种三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0)、信号接收单元、飞行单元(11)、第一移动单元(12)和第二移动单元(13),所述信号接收单元、飞行单元(11)、第一移动单元(12)和第二移动单元(13)均设置在所述本体(10)上;/n所述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终端的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传输到所述飞行单元(11)、第一移动单元(12)和第二移动单元(13);/n所述飞行单元(11),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带动所述本体(10)执行飞行动作;/n所述第一移动单元(12),设置在所述本体(10)的前端,包括相对于所述本体(10)的中轴线对称设置的相同的两个第一移动件(121),所述第一移动件(121)包括前大腿(1210)、前小腿(1211)和爪脚(1212),所述前大腿(1210)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本体(10)上,所述前小腿(1211)和所述爪脚(1212)均铰接在所述前大腿(1210)的另一端上;/n所述第二移动单元(13),设置在所述本体(10)的后端,包括相对于所述本体(10)的中轴线对称设置的相同的两个第二移动件(131),所述第二移动件(131)包括后大腿(1310)和后小腿(1311),所述后大腿(1310)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本体(10)上,所述后大腿(1310)的另一端与所述后小腿(1311)铰接;/n两个所述爪脚(1212)根据所述控制信号缩起,且两个所述前小腿(1211)和两个所述后小腿(1311)根据所述控制信号伸开,则两个所述前小腿(1211)、两个所述后小腿(1311)形成四足行走结构,所述本体(10)在所述四足行走结构执行行走动作时跟随移动;/n两个所述爪脚(1212)根据所述控制信号伸开,且两个所述前小腿(1211)和两个所述后小腿(1311)根据所述控制信号缩起,则两个所述爪脚(1212)形成两爪爬壁结构,所述本体(10)在所述两爪爬壁结构执行爬壁动作时跟随移动。/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2044756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铁两用负载30吨万向运输车
- 下一篇:一种五连杆悬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