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微生物混合菌种提纯超细微硅粉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2805.6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8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民;赵雪淞;孙跃军;毛永强;刘鑫;徐连鸣;马帅;程尚栩;许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海县博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东海硅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
主分类号: | C01B33/18 | 分类号: | C01B33/18 |
代理公司: | 21109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运萍 |
地址: | 222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利用微生物混合菌种提纯超细微硅粉的方法,所属超细微硅粉矿物加工领域,本发明选用黑曲霉菌和青霉菌浸出除杂,一方面,黑曲霉菌及青霉菌均属于真菌,二者在培养条件下会产生草酸、有机酸、琥珀酸等六种有机酸液、组氨酸、赖氨酸等氨基酸和多糖,在有机酸、氨基酸及多糖的协同作用下达到了对超细微硅粉的除杂效应;另一方面,黑曲霉菌和青霉菌对营养来源、培养温度等条件要求较低,兼备了高效性和可行性。此外,利用黑曲霉菌和青霉菌的生物浸出成本低廉,环境友好,推广在超细微硅粉制备工艺上具有很大的实现性。 | ||
搜索关键词: | 黑曲霉菌 青霉菌 硅粉 有机酸 氨基酸 除杂 浸出 琥珀酸 草酸 环境友好 混合菌种 矿物加工 培养条件 条件要求 营养来源 有机酸液 制备工艺 高效性 赖氨酸 组氨酸 提纯 真菌 微生物 | ||
【主权项】:
1.一种利用微生物混合菌种提纯超细微硅粉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将洗净去皮的马铃薯切成均匀小块,按200g/L的比例,称取马铃薯块加入水中,加热煮沸20-30分钟,至马铃薯块能被玻璃棒戳破,然后用八层纱布过滤,滤得马铃薯浸提液,待用;/n步骤2:按100g/L马铃薯浸提液的比例称取葡萄糖,按(15g~20g)/L马铃薯浸提液的比例称取琼脂,先将称取的葡萄糖加入到马铃薯浸提液中,加热至70~90℃后加入琼脂,继续加热并搅拌,直至琼脂完全溶解,搅拌溶解均匀后补足水分,形成培养基液A,然后将培养基液A置于高压灭菌锅中进行灭菌处理,将灭菌后的培养基液A注入经灭菌的培养皿中,静置冷却,得到固体培养基,最后将黑曲霉菌、青霉菌分别用无菌接菌环接入至各自的固体培养基上,并放置于28℃恒温振荡培养箱中,振荡频率为120r/min,将黑曲霉菌和青霉菌进行活化培养5天;/n步骤3:按100g/L马铃薯浸提液的比例称取葡萄糖,并加入到马铃薯浸提液中进行搅拌,搅拌溶解均匀后补足水分,形成培养基液B,然后将培养基液B注入三角瓶中,并置于高压灭菌锅中进行灭菌处理,取出冷却,形成液体培养基,最后提取活化培养后长势较好的黑曲霉菌和青霉菌接入同一液体培养基中,并放置于28℃恒温振荡培养箱中,震荡频率为120r/min,将黑曲霉菌、青霉菌进行共同传代培养5天,形成曲霉菌和青霉菌混合培养液;/n步骤4:重复步骤3,将黑曲霉菌、青霉菌继续进行共同传代培养,传代培养2~3代后,将曲霉菌和青霉菌培养液煮沸灭菌3~5分钟后过滤,制得黑曲霉菌和青霉菌的代谢产物清液;/n步骤5:按(5g~10g)/L代谢产物清液的比例称取超细微硅粉,并加入至代谢产物清液中,在35℃温度条件下,震荡反应5-7天,震荡频率120r/min,最后进行过滤、烘干得到纯净的超细微硅粉。/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海县博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东海硅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未经东海县博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东海硅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110280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由粉煤灰制备SiO
- 下一篇:利用废催化剂制备聚硅铝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