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氧丙烷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89749.7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4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司成;付纯;王彩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司成 |
主分类号: | C07D303/04 | 分类号: | C07D303/04;C07D301/26;B01J19/18 |
代理公司: | 44376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明辉 |
地址: | 232000 安徽省淮南市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暂无信息 | 说明书: | 暂无信息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环氧丙烷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环氧丙烷的生产方法;该方法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皂化塔包括壳体、转动单元、一号清理单元和控制器;壳体顶部设有上盖和进料口,壳体底部设有出料口,壳体通过支架支撑;转动单元包括正反转电机、转轴和套环;正反转电机固定安装在壳体底部,正反转电机的输出端伸入壳体并与转轴固连;套环套设在转轴的外圈上;一号清理单元位于壳体内部,包括弹片和海绵;弹片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套环上,另一端平行于壳体内壁;海绵与弹片粘接,且海绵位于靠近壳体内壁的一侧;通过壳体、转动单元、一号清理单元和控制器的配合对附着在壳体内壁上的沉淀及时清理,减小了后期的清理难度。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正反转电机 壳体内壁 转动单元 弹片 套环 转轴 海绵 环氧丙烷 控制器 壳体顶部 壳体内部 生产过程 生产技术 支架支撑 出料口 进料口 输出端 皂化塔 固连 减小 上盖 伸入 粘接 附着 沉淀 平行 配合 生产 | ||
【主权项】:
1.一种环氧丙烷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制备氯丙醇:将丙烯和氯气按照2:1的摩尔比与水在常压、60℃条件下通入氯醇化反应器中进行反应,氯醇化反应器中存在氯醇化反应和氯醇化副反应,反应完成后在氯醇化反应器中得到氯丙醇质量分数为4%-5%的盐酸溶液;/nS2、皂化反应:准备过量质量分数约为10%的石灰乳,将S1含氯丙醇的盐酸溶液与石灰乳混合后送入皂化塔进行皂化反应,处理得到含环氧丙烷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环氧丙烷迅速汽提得到90%-95%的粗环氧丙烷,反应得到的皂化废水进行污水处理;/nS3、精馏:采用两塔精馏技术,S2中的粗环氧丙烷先进入环氧丙烷前馏塔,再进入环氧丙烷精馏塔中,经过凝缩、蒸馏并除去杂质后即可生产出高纯度、优质的环氧丙烷;/n其中,S2所述的皂化塔包括壳体(1)、转动单元(2)、一号清理单元(3)和控制器(4);所述控制器(4)用于控制皂化塔的工作;所述壳体(1)上部直径大于下部直径,且壳体(1)呈倒锥形,壳体(1)顶部设有上盖(11)和进料管(12),壳体(1)底部对称设有出料管(13),且壳体(1)通过支架(14)进行支撑;所述上盖(11)通过合页(15)与壳体(1)转动连接,上盖(11)与壳体(1)间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所述转动单元(2)安装在壳体(1)上,转动单元(2)包括正反转电机(21)、转轴(22)和套环(23);所述正反转电机(21)固定安装在壳体(1)底部,且正反转电机(21)的输出端伸入壳体(1)并与转轴(22)固连;所述套环(23)套设在转轴(22)的外圈上,且套环(23)位于靠近靠近壳体(1)底部的一侧;所诉控制器(4)通过控制正反转电机(21)的工作,带动转轴(22)和套环(23)转动;所述一号清理单元(3)位于壳体(1)内部,一号清理单元(3)包括弹片(31)和海绵(32);所述弹片(31)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套环(23)上,另一端平行于壳体(1)内壁;所述海绵(32)与弹片(31)粘接,且海绵(32)位于靠近壳体(1)内壁的一侧;通过套环(23)的转动带动弹片(31)转动,实现海绵(32)对壳体(1)内壁的清理。/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司成,未经刘司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108974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