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双馈能式悬架作动器及其控制策略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78404.1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4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寇发荣;武江浩;景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G17/015 | 分类号: | B60G17/015;B60G17/018;B60G17/019;F16F1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众星蓝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34 | 代理人: | 张恒阳 |
地址: | 71005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双馈能式悬架作动器及其控制策略,包括作动器本体、能量回收装置和控制单元。作动器本体分为直线电机和压电模块两部分,所述压电模块主要包括压电振子和压电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体理论的模糊控制策略,其方法包括步骤:一、数据采集与传输;二、数据的计算及分析;三、作动力调节。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制造,并且能够有效的回收能量,使车辆处于最佳的减振状态,提高车辆的平顺性以及操纵稳定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双馈能式 悬架 作动器 及其 控制 策略 | ||
【主权项】:
1.一种复合双馈能式悬架作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作动器本体与控制单元,作动器本体主要包括直线电机模块和压电模块,控制单元主要包括能量回收模块和直线电机控制模块两部分,所述复合双馈能式悬架作动器的直线电机模块包括直线电机初级永磁体(13)、直线电机次级永磁体(15)、直线电机次级永磁体与上壳体连接件(16)、直线电机初级永磁体基座(10)和直线电机次级永磁体下端盖(11)。所述复合双馈能式悬架作动器包括与作动器下壳体(7)连接的直线电机次级永磁体基座(10),所述直线电机初级永磁体(13)安装在直线电机初级永磁体基座(10)内,所述隔磁板(14)布置在直线电机初级永磁体(13)的上下端,所述直线电机次级永磁体与上壳体连接件(16)连接作动器上壳体(2)与直线电机次级永磁体(15)。/n所述复合双馈能式悬架作动器的压电模块包括上压电弹簧(3)、压电材料(4)、压电振子(5)、带有双面粘性的绝缘体(6)和下压电弹簧(9)。所述上压电弹簧(3)布置在作动器上壳体(2)与带有双面粘性的绝缘体(6)之间,所述上压电弹簧(3)的上端与作动器上壳体(2)固定连接,所述上压电弹簧(3)的下端与带有双面粘性的绝缘体(6)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带有双面粘性的绝缘体(6)之间镶嵌粘接有10组压电材料(4)与压电振子(5),压电振子(5)与压电材料(4)间隔设置,所述带有双面粘性的绝缘体(6)固定安装在直线电机初级永磁体基座(10)上,所述下压电弹簧(9)布置在带有双面粘性的绝缘体(6)与作动器下壳体(7)之间,所述下压电弹簧(9)的上端与带有双面粘性的绝缘体(6)固定连接,所述下压电弹簧(9)的下端与作动器下壳体(7)固定连接,所述上压电弹簧(3)与下压电弹簧(9)套在直线电机初级永磁体基座(10)外。/n所述复合双馈能式悬架作动器的作动器上壳体(2)套在作动器下壳体(7)的外部,所述密封圈(12)安装在作动器下壳体(7)的外部,保证作动器上壳体(2)与作动器下壳体(7)之间保证一定的密封性,所述上吊耳(1)固定连接在作动器上壳体上,用于连接汽车簧载质量,所述下吊耳(8)固定连接在作动器下壳体(7)上,用于连接汽车非簧载质量。/n所述控制单元包括能量回收模块和直线电机控制模块两部分,所述作动器控制器的输入端接有用于对簧载质量位移进行检测的簧载质量位移传感器,有用于对非簧载质量位移进行检测的非簧载质量位移传感器,有用于对簧载质量速度进行检测的簧载质量速度传感器,有用于对非簧载质量速度进行检测的非簧载质量速度传感器,有用于对第一超级电容电压进行检测的第一超级电容电压传感器,有用于对第二超级电容电压进行检测的第二超级电容电压传感器,所述作动器控制器的输出端接有用于对输出电流进行控制的可控恒流源电路,有用于控制第一超级电容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的第一MOS开关触发驱动模块,有用于控制第二超级电容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的第二MOS开关触发驱动模块。/n所述压电模块馈能电路依次包括压电振子(5)、压电材料(4)、第一整流电路、第一超级电容、第一MOS开关触发驱动模块和蓄电池。/n所述直线电机馈能模块包括直线电机、第二整流电路、第二超级电容、第二MOS开关触发驱动模块和蓄电池。/n所述直线电机控制模块主要包括作动器控制器、可控恒流源电路和直线电机。/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1078404.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