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造配砂辅料过筛机经济效益计算方法及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37340.5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8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梁骁;李哲;黄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绿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5/06 | 分类号: | B22C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徐州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铸造配砂辅料过筛机经济效益计算方法及其装置,其中所述冷却系统输出装置包括:输出装置进口、输出装置壳体、输出装置减震环、输出装置旋转盖板、输出装置出口、输出装置转轴、输出装置搅拌叶组、输出装置电机;所述输出装置进口和输出装置出口分别设在输出装置壳体上下两端,且两者均与输出装置壳体内部贯通,其中输出装置壳体为圆柱形中空结构;所述输出装置转轴位于输出装置壳体内部,输出装置转轴上下两端设有输出装置电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铸造配砂辅料过筛机,该装置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可调节筛网动作频率;该装置设置两级皮带驱动,筛料大小可调可调,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了能耗。 | ||
搜索关键词: | 输出装置 铸造配砂辅料 过筛机 壳体 转轴 经济效益计算 壳体内部 上下两端 电机 圆柱形中空结构 可调节筛网 大小可调 动作频率 冷却系统 皮带驱动 旋转盖板 装置结构 装置设置 减震环 搅拌叶 进口 可调 两级 自动化 出口 贯通 能耗 | ||
【主权项】:
1.一种铸造配砂辅料过筛机,包括:侧板(1),车轮(2),驱动电机(3),振动器(4),大颗粒筛网(5),小颗粒筛网(6),调节支柱(7),电气盒(8);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结构呈三角形,侧板(1)数量为2个,两个侧板(1)通过槽钢焊接固定,其中侧板(1)之间上部设有大颗粒筛网(5)和小颗粒筛网(6),大颗粒筛网(5)和小颗粒筛网(6)均与侧板(1)滑动连接;所述两个车轮(2)位于侧板(1)底部,车轮(2)与侧板(1)滚动连接;所述振动器(4)位于其中一个侧板(1)上,振动器(4)上设有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和振动器(4)均与侧板(1)螺纹固定;所述电气盒(8)位于侧板(1)上,其中驱动电机(3)与电气盒(8)进行信号传输;所述两个侧板(1)端部设有两个调节支柱(7),调节支柱(7)与侧板(1)焊接固定,其中调节支柱(7)伸缩长度在50cm~100cm之间;所述振动器(4)设有往复机构(4‑6);所述偏心轮(4‑9)固定于往复机构(4‑6)内部;所述往复机构(4‑6)设有振动弹簧(4‑6‑7);振动弹簧(4‑6‑7)嵌套于往复杆(4‑6‑1)端部;所述振动弹簧(4‑6‑7)设有振动弹簧前端固定装置(4‑6‑7‑1);振动弹簧前端固定装置(4‑6‑7‑1)设于弹簧板(4‑6‑5)一侧;所述振动弹簧前端固定装置(4‑6‑7‑1)设有前端固定装置冷却系统(4‑6‑7‑1‑6);所述前端固定装置冷却系统(4‑6‑7‑1‑6)设在前端固定装置承压轴(4‑6‑7‑1‑1)内部;所述前端固定装置冷却系统(4‑6‑7‑1‑6)设有冷却系统输出装置(4‑6‑7‑1‑6‑5);冷却系统输出装置(4‑6‑7‑1‑6‑5)设在冷却液引流管(4‑6‑7‑1‑6‑4)下方;所述冷却系统输出装置(4‑6‑7‑1‑6‑5)包括:输出装置进口(4‑6‑7‑1‑6‑5‑1),输出装置壳体(4‑6‑7‑1‑6‑5‑2),输出装置减震环(4‑6‑7‑1‑6‑5‑3),输出装置旋转盖板(4‑6‑7‑1‑6‑5‑4),输出装置出口(4‑6‑7‑1‑6‑5‑5),输出装置转轴(4‑6‑7‑1‑6‑5‑6),输出装置搅拌叶组(4‑6‑7‑1‑6‑5‑7),输出装置电机(4‑6‑7‑1‑6‑5‑8);所述输出装置进口(4‑6‑7‑1‑6‑5‑1)和输出装置出口(4‑6‑7‑1‑6‑5‑5)分别设在输出装置壳体(4‑6‑7‑1‑6‑5‑2)上下两端,且两者均与输出装置壳体(4‑6‑7‑1‑6‑5‑2)内部贯通,其中输出装置壳体(4‑6‑7‑1‑6‑5‑2)为圆柱形中空结构;所述输出装置转轴(4‑6‑7‑1‑6‑5‑6)位于输出装置壳体(4‑6‑7‑1‑6‑5‑2)内部,输出装置转轴(4‑6‑7‑1‑6‑5‑6)上下两端设有输出装置电机(4‑6‑7‑1‑6‑5‑8),其中输出装置电机(4‑6‑7‑1‑6‑5‑8)与输出装置转轴(4‑6‑7‑1‑6‑5‑6)转动连接,且输出装置电机(4‑6‑7‑1‑6‑5‑8)与电气盒(8)无线控制连接;所述输出装置搅拌叶组(4‑6‑7‑1‑6‑5‑7)固定连接在输出装置转轴(4‑6‑7‑1‑6‑5‑6)上,输出装置搅拌叶组(4‑6‑7‑1‑6‑5‑7)的数量为2组;所述输出装置减震环(4‑6‑7‑1‑6‑5‑3)固定连接在输出装置壳体(4‑6‑7‑1‑6‑5‑2)外部、其数量为3个,相邻之间等距离分布;所述输出装置旋转盖板(4‑6‑7‑1‑6‑5‑4)位于输出装置出口(4‑6‑7‑1‑6‑5‑5)底部,输出装置旋转盖板(4‑6‑7‑1‑6‑5‑4)板面直径与输出装置出口底部直径大小一致,输出装置旋转盖板(4‑6‑7‑1‑6‑5‑4)上的转动器与电气盒(8)无线控制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绿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绿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73734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