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型车辆横拉杆的优化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46505.0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34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杜恒;何勇耀;陈赛;杨元戎;郭志杰;李雨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5;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丘鸿超;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闽***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一种重型车辆横拉杆的优化设计方法:步骤S1:实时获取双侧轮转向负载数据;步骤S2:计算得到双侧轮转向负载工作区间;步骤S3:调整转向负载,使转向负载趋于实车行驶的极限工况,获取全工况负载工作区间;步骤S4:根据全工况负载工作区间与含横拉杆的转向系统数学模型,反算出横拉杆受力区间;步骤S5:根据含横拉杆的转向系统数学模型,确认泵源压力与转向负载对横拉杆拉压范围的影响区间;步骤S6:确认横拉杆出现拉压交变的临界点;步骤S7:基于横拉杆大范围受拉,小范围受压的实际受力区间,选取横拉杆安全系数;步骤S8:根据横拉杆安全系数和受力区间,对横拉杆进行优化设计。能更加精准的对横拉杆进行优化设计。 | ||
搜索关键词: | 重型 车辆 拉杆 优化 设计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重型车辆横拉杆的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实时获取双侧轮转向负载数据;步骤S2:计算得到双侧轮转向负载工作区间;步骤S3:调整转向负载,使转向负载趋于实车行驶的极限工况,获取全工况负载工作区间;步骤S4:根据全工况负载工作区间与含横拉杆的转向系统数学模型,反算出横拉杆受力区间;步骤S5:根据所述含横拉杆的转向系统数学模型,确认泵源压力与转向负载对横拉杆拉压范围的影响区间;步骤S6:确认横拉杆出现拉压交变的临界点;步骤S7:基于横拉杆大范围受拉,小范围受压的实际受力区间,选取横拉杆安全系数;步骤S8:根据所述横拉杆安全系数和横拉杆的受力区间,对横拉杆进行优化设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54650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