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二氧化碳捕集的三元非水相吸收体系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43165.6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2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吕碧洪;荆国华;周小斌;周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陈丹艳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二氧化碳捕集的三元非水相吸收体系的应用,该吸收体系由2‑氨基‑2‑甲基‑1‑丙醇(AMP)、羟乙基乙二胺(AAEA)以及n‑甲基吡咯烷酮(NMP)三者混合而成。本三元体系使用的高沸点有机溶剂具有较低的比热容和蒸发焓,能有效降低再生能耗,将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且本三元体系因引入AMP的位阻效应降低了体系的粘度,从而使体系吸收CO2前后保持均一透明液体状,且因多级胺含有多个氨基,体系具有超高的CO2吸收负荷与吸收速率。总而言之,本申请的三元体系不仅保留了非水相吸收剂低再生能耗的优势,同时还具有高CO2吸收速率和吸收负荷以及低溶剂损失率的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 三元体系 非水相 氨基 二氧化碳捕集 再生能耗 高沸点有机溶剂 损失率 应用 甲基吡咯烷酮 羟乙基乙二胺 丙醇 节能潜力 透明液体 低溶剂 速率和 吸收剂 蒸发焓 均一 位阻 引入 保留 申请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二氧化碳捕集的三元非水相吸收体系,其特征在于:为由2‑氨基‑2‑甲基‑1‑丙醇、羟乙基乙二胺以及n‑甲基吡咯烷酮组成的三元体系,用于吸收纯CO2或混合气体中体积分数为5~20%的CO2;所述三元体系中,2‑氨基‑2‑甲基‑1‑丙醇与羟乙基乙二胺的摩尔比为4~6:1,余量为n‑甲基吡咯烷酮,且2‑氨基‑2‑甲基‑1‑丙醇的浓度为1~3mol/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54316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