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电片状铜粉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27546.5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0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汤传舵;汤传毛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国传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08 | 分类号: | B22F9/08;B22F1/02;B22F1/00;B01D4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44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导电片状铜粉的生产工艺,涉及功能材料技术领域。该工艺包括熔炼、雾化、吸滤、真空干燥、搅拌研磨、洗涤分散、银包覆、洗涤干燥八道工序;雾化时通过第一螺杆将高压雾化机构与雾化壳体紧固,第二螺杆将漏包坩埚与高压雾化结构紧固,使得熔液倾倒雾化过程中更加稳定,多个喷嘴管喷射出的高压水柱,击碎的铜粉更加均匀细小。本发明片状铜粉颗粒经洗涤分散形成铜粉分散液,硝酸银包覆形成晶核,银包铜粉包覆率高,银含量达到50‑75%,电阻率达到2.5‑3.5×10‑6Ω·m,导电性能优异。 | ||
搜索关键词: | 片状铜粉 高压雾化 导电 紧固 螺杆 铜粉 雾化 生产工艺 洗涤 功能材料技术 导电性能 高压水柱 漏包坩埚 雾化过程 雾化壳体 洗涤干燥 银包铜粉 研磨 包覆率 电阻率 分散液 喷嘴管 硝酸银 熔炼 包覆 击碎 晶核 熔液 吸滤 喷射 倾倒 | ||
【主权项】:
1.一种导电片状铜粉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熔炼:将铜料放入中频感应炉中,在功率80KW、温度1090‑1130℃条件下熔炼;S2、雾化:向雾化装置的雾化腔室(2)内加入冷却介质,至液位距离喷嘴底部1.1米左右;从进气口(20)充入氮气,氮气沿进气管(21)进入冷却介质内,将冷却介质内的氧气等氧化性气体排出,排气口(22)连接真空泵,真空泵将氧气从排气口(22)排出;将铜熔液沿漏包坩埚(23)的顶部倒入,铜熔液经漏嘴(24)上的喷孔(241)向下喷出,喷嘴管(14)射出的水流迅速击碎铜熔液形成铜粉末,铜粉末落入循环的冷却介质内,得到雾化物料;S3、吸滤:关闭真空吸滤装置上的第二截止阀(45)和第三截止阀(48),开启第一截止阀(36),真空泵主体(31)内的旋转叶轮(35)开始工作,中心旋转轴(351)的高速转动带动轮毂(352)的高速转动,轮毂(352)进一步带动主叶片(355)和副叶片(356)转动,使得真空泵主体(31)内的介质高速循环,从真空排气管(33)、第一截止阀(36)向外排出气体,形成真空泵主体(31)内的负压环境;真空泵主体(31)内的负压环境,使得吸滤桶(41)内的气体沿吸滤排气管(42)、真空连接管(46)被吸入真空泵主体内,形成吸滤桶(41)内的负压状环境;打开第二截止阀(45)和放料阀(3),将雾化物料沿吸滤进液管(43)倒入,雾化物料经过涤纶过滤袋(44)的过滤,铜粉留在涤纶过滤袋(44)内,水份渗漏在吸滤桶(41)的底部,过滤过程中产生的水气经真空连接管(46)排出,持续的负压环境吸滤至雾化物料含水量达到15%;S4、真空干燥:取下涤纶过滤袋(44),取出其内部的铜粉湿料,采用真空电加热器,在温度125‑175℃下干燥4‑6h;S5、搅拌研磨:干燥后的铜粉在氮气保护下搅拌研磨,得到片状铜粉颗粒;S6、洗涤分散:按照重量份计,将1‑2份的片状铜粉颗粒加入到10~20份丙酮中洗涤,离心过滤后分散在10~20份乙醇中,得到铜粉分散液;S7、银包覆;S8、洗涤干燥:分别用去离子水和丙酮清洗后,80‑90℃真空干燥10~30分钟得到导电片状铜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国传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铜陵国传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52754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的银材锉粉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低温自蔓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