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流道的机器人化体细胞核移植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49314.2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77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孙明竹;刘曜玮;赵新;王雪锋;赵启立;崔茂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873 | 分类号: | C12N15/873 |
代理公司: | 天津耀达律师事务所 12223 | 代理人: | 侯力 |
地址: | 30007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微流道的机器人化体细胞核移植操作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引入的微流道用于存储细胞,引入了平行的双针分别用于细胞去核以及注核。该方法包括以下关键步骤:细胞的微流道存储,细胞的定位,细胞吸持,细胞去核,去核针与注核针的转换,细胞注核,最后释放已操作的细胞。实验结果表明该流程较传统体细胞核移植流程节约了41.7%的时间,并与手动体细胞核移植的存活率、成功率一致,有效的提升了体细胞核移植的效率与可重复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微流道 机器 人化 体细胞 移植 操作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微流道的机器人化体细胞核移植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第1步、细胞的微流道存储,该步骤将细胞放入微流道中;第2步、细胞的定位,在移动操作平台的过程中,自动化定位微流道中的待操作细胞;第3步、细胞吸持,计算出能够正好吸持住当前位置的细胞,而又不影响其他待操作和已操作细胞的最小压强,并对当前位置的细胞进行吸持;第4步、细胞去核,利用去核针进行去核;第5步、去核针与注核针的转换,将平行的去核针与注核针同时移动,使去核针移出显微视野,注核针移入显微视野;第6步、细胞注核,利用注核针进行细胞注核;第7步、释放已操作的细胞,进行下一个细胞操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44931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