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粘连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1015.3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5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赵玲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玲萍 |
主分类号: | A61L31/06 | 分类号: | A61L31/06;A61L31/04;A61L31/00;A61L3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699 江苏省扬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粘连膜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本发明以脱胶竹纤维作为防粘连膜的骨架,在制备脱胶竹纤维过程中,水和钠离子开始向纤维内部渗透,在加热高压条件下木纵向提高粘胶纤维的拉伸性能,增强防粘连膜的韧性;本发明的防粘连膜的骨架竹纤维具有超细微孔结构,包覆亲水性的铸膜液,可以在防粘连膜和组织器官之间起到很强的粘附作用,本发明中铸膜液含有羧甲基纤维素钠、壳聚糖、透明质酸、聚乳酸等聚合物,羧甲基纤维素钠有一定的削弱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炎性反应的特点,混合凝胶中骨胶原蛋白可以对骨折伤口恢复起到促进作用,本发明的各种大分子类物质都可在人体内降解为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防粘连膜 竹纤维 制备 羧甲基纤维素钠 铸膜液 脱胶 成纤维细胞增殖 生物医学技术 骨胶原蛋白 小分子物质 超细微孔 促进作用 混合凝胶 加热高压 伤口恢复 透明质酸 纤维内部 炎性反应 粘胶纤维 组织器官 聚合物 聚乳酸 壳聚糖 钠离子 亲水性 易吸收 包覆 降解 拉伸 粘附 骨折 体内 削弱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防粘连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将脱胶竹纤维用质量分数为85%的醋酸溶液中和洗涤至洗涤液呈中性,再用清水洗涤,得到粘性纤维,将粘性纤维分散于备用的混合凝胶中,得到混合膜液,将混合膜液注入薄膜成型机中成型,得到基膜,再将基膜置于压膜机中,对基膜浇上铸膜液,压膜收卷得到防粘连膜;所述的丝素蛋白溶液具体制备步骤为:(1)将70~80g竹纤维置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100~130mL质量分数为45%的氢氧化钠溶液、8~10g亚硫酸钠、10~12g焦磷酸钠,将烧杯置于水浴锅中,水浴处理,去除滤液,用无水乙醇洗涤后,收集得到脱胶竹纤维,备用;(2)将20~25g干燥的丝素蛋白分散于200~300mL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升温至40~45℃,保温2~3h,得到分散液,冷却至室温后向分散液中继续滴加90~100mL质量分数为2%的醋酸溶液,得丝素蛋白溶液;所述的混合凝胶具体制备步骤为:(1)取100~120g鱼骨粉分散至装有上述200~220mL丝素蛋白溶液的烧杯中,将烧杯水浴加热升温,再加入40~50mL质量分数为40%的乙酸溶液和4~5g胰蛋白酶,保温处理40~50min,得到混合液;(2)将上述混合液过滤,去除滤渣后倒入装有规格为100nm半透膜的漏斗中,过滤后收集漏斗中胶液,得到鱼骨胶原蛋白,将鱼骨胶原蛋白、壳聚糖、纤维素酶混合,加热升温至40~50℃,保温处理30~35min,得到混合凝胶,备用;所述的铸膜液具体制备步骤为:将聚乳酸、醋酸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透明质酸置于水浴锅中,启动搅拌器以400~500r/min的转速开始搅拌,加热升温至40~45℃,搅拌混溶2~3h后,得到铸膜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玲萍,未经赵玲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6101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