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正交复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39568.9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84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唐亮;景振海;陆犇;卜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瀚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456 | 分类号: | H04B7/0456;H04L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正交复用方法,包括:在发射端形成大并发码流a;发射端对大并发码流进行非正交复用调制编码,得到非正交发送矩阵;发射端对所述非正交发送矩阵进行多次K稀疏观测,得到一组紧凑的发射码字;将所述紧凑的发射码字映射到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并从发射端发送至接收端;接收端根据所述紧凑的发射码字恢复出大并发码流。本发明的非正交复用方法通过对设计的非正交发送矩阵多次稀疏观测的方法把大并发信息流转化成小并发信息流,从而在有限的时频资源上承载比原先更多的信息流,在非正交多址技术中实现了现场编码,可以同时适用于不同码长的大并发信息流,解决非正交多址技术中编码所采用的码本设计困难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正交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非正交复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在发射端形成大并发码流a;步骤S2:发射端对大并发码流a进行非正交复用调制编码,得到非正交发送矩阵G;步骤S3:发射端对所述非正交发送矩阵G进行多次K稀疏观测,得到一组紧凑的发射码字y;步骤S4:将所述紧凑的发射码字yi映射到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并从发射端发送至接收端;步骤S5:接收端根据所述紧凑的发射码字yi恢复出大并发码流a。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瀚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瀚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39568.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