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玻璃纳米孔道的制备及应用于生物分子检测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04543.5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15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楠楠;叶婷艳;唐星星;董幼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28 | 分类号: | G01N27/28;G01N33/487;B82Y40/00;B82Y5/00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陈加利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玻璃纳米孔道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生物分子检测中的应用,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步骤一:制备玻璃纳米孔道;步骤二:在步骤一中制备出的玻璃纳米孔道上修饰磷脂;步骤三:制备复合玻璃纳米孔道;步骤四:通过皮安计和膜片钳测量出玻璃纳米孔道修饰上插有SWCNT的磷脂的电极间的电流数据并记录;本发明利用玻璃拉制仪拉制玻璃纳米孔道,然后通过纳米孔的毛细管现象将插有单壁碳纳米管的磷脂修饰在玻璃纳米孔道中。无需超声切割长时间纯化的SWCNT,也无需利用微注射探针使得SWCNT插入磷脂双分子层,方法简单。可以通过复合玻璃纳米孔道特异性孔道对不同生物大分子的电流信号改变进行测量,适用检测其他不同的目标分子,具有普适性,利于推广使用。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玻璃 纳米 孔道 制备 应用于 生物 分子 检测 | ||
【主权项】:
1.一种复合玻璃纳米孔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玻璃纳米孔道;(2)在步骤(1)中制备出的玻璃纳米孔道上修饰磷脂;(3)制备复合玻璃纳米孔道:将单壁碳纳米管和磷脂进行超声离心分散混合,获得单壁碳纳米管悬浮分散的磷脂,然后将步骤(2)处理的玻璃纳米孔道利用所述的单壁碳纳米管悬浮分散的磷脂进行修饰,得到复合玻璃纳米孔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0454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