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型运动飞机的襟翼控制机构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282992.4 申请日: 2019-04-10
公开(公告)号: CN109895995A 公开(公告)日: 2019-06-18
发明(设计)人: 彭进业 申请(专利权)人: 珠海市海卫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64C9/14 分类号: B64C9/14;B64C13/5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19000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并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减少阻力、允许每个襟翼单独控制和完全封闭在襟翼结构内的轻型运动飞机的襟翼控制机构,所述一种轻型运动飞机的襟翼控制机构包括襟翼和襟翼驱动机构,所述襟翼驱动机构设于所述襟翼内并用于使每个所述襟翼能够独立地被操控展开;本发明应用于飞机结构技术领域。
搜索关键词: 襟翼 襟翼控制 驱动机构 飞机 单独控制 飞机结构 完全封闭 操控 地被 应用
【主权项】:
1.一种轻型运动飞机的襟翼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轻型运动飞机的襟翼控制机构包括襟翼和襟翼驱动机构,所述襟翼驱动机构设于所述襟翼内并用于使每个所述襟翼能够独立地被操控展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海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海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28299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轻型运动飞机的襟翼控制机构-201910282992.4
  • 彭进业 - 珠海市海卫科技有限公司
  • 2019-04-10 - 2019-06-18 - B64C9/14
  • 本发明公开并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减少阻力、允许每个襟翼单独控制和完全封闭在襟翼结构内的轻型运动飞机的襟翼控制机构,所述一种轻型运动飞机的襟翼控制机构包括襟翼和襟翼驱动机构,所述襟翼驱动机构设于所述襟翼内并用于使每个所述襟翼能够独立地被操控展开;本发明应用于飞机结构技术领域。
  • 一种无人机控制装置和无人机-201910207575.3
  • 刘玉华;谷韬 -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 2019-03-19 - 2019-05-21 - B64C9/14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无人机控制装置以及无人机,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主控制器、舵面控制结构和角度检测模块;所述舵面控制结构包括驱动控制器、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和舵面传动轴;所述角度检测模块包括设置于无人机舵面上的第一角度检测单元和设置于无人机固定面上的第二角度检测单元,所述第一角度检测单元和所述第二角度检测单元均与所述主控制器电性连接。本发明实施例在无人机的舵面上设置第一角度检测单元,在无人机的固定面上设置第二角度检测单元,主控制器能根据所述第一角度检测单元和所述第二角度检测单元检测的信号获得舵面实际倾转角度。从而主控制器能根据所述舵面实际倾转角度实现准确有效的控制所述舵面。
  • 一种无人机控制装置和无人机-201910207560.7
  • 刘玉华;谷韬 -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 2019-03-19 - 2019-05-17 - B64C9/14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无人机控制装置以及无人机,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主控制器和舵面控制结构;所述舵面控制结构包括驱动控制器、驱动机构、传动机构、舵面传动轴和角度反馈单元;所述角度反馈单元连接所述舵面传动轴,用于检测所述舵面的舵面实际倾转角度;所述主控制器用于根据舵面目标倾转角度发送舵面倾转控制指令给所述驱动控制器,以及接收所述角度反馈单元发送的反馈信号,根据所述反馈信号获得舵面实际倾转角度。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连接于舵面传动轴的角度反馈单元,检测舵面的舵面实际倾转角度。主控制器能通过角度反馈单元获得舵面实际倾转角度,从而能根据所述舵面实际倾转角度实现准确有效的控制所述舵面。
  • 巡航速度范围大的小型长航时无人机-201620979939.1
  • 李建华 - 郑州中之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2016-08-30 - 2017-02-15 - B64C9/14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巡航速度范围大的小型长航时无人机。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航拍类无人机无法平稳的低速航行、起降距离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机头舱、航电及设备舱、主油箱、副油箱和伞舱,所述机身尾框后设置发动机整流罩,机翼的后方安装有襟翼,机翼与襟翼间安装有当襟翼打开状态下与机翼存在5~10mm缝隙的后退开缝襟翼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常规单缝襟翼的基础上优化了缝道参数,并对主翼进行了修型,可以保障在襟翼较大偏转范围内保持较高的升阻比,增升效果好,可有效缩短起降长度,更可进一步提高无人机在低速航空状态下的稳定性。
  • 一种飞机缝翼滑轨舱密封结构-201520344315.8
  • 马波;肖志鹏;徐吉峰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2015-05-25 - 2015-10-28 - B64C9/14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机缝翼滑轨舱,特别涉及一种飞机缝翼滑轨舱密封结构。该技术方案在缝翼滑轨(8)的上方缝翼滑轨舱开口(5)内固定有密封件,该密封件宽度与缝翼滑轨舱开口(5)的宽度相同,在缝翼滑轨舱左隔板和缝翼滑轨舱右隔板(2)上缝翼滑轨(8)的两侧固定有密封件,在缝翼滑轨舱开口(5)的顶端固定有密封件,该密封件宽度与缝翼滑轨舱开口(5)的宽度相同。这一设计通过在缝翼滑轨舱处设置密封件切断了缝翼前缘开口上下部的气流流通,从而减少了缝翼回缩的阻力,进而可以减少缝翼的驱动功率、驱动结构的重量和提高了缝翼驱动装置的可靠性。
  • 一种扭力杆连接接头-201420564592.5
  • 路丽丽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2014-09-28 - 2015-01-14 - B64C9/14
  •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结构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飞机襟缝翼操纵扭力杆固定连接的接头。一种扭力杆连接接头,包括扭力杆连接端(1)、两个直边(2)和一个斜边(3);扭力杆连接端(1)、直边(2)和斜边(3)为一体,扭力杆连接端(1)位于上部,垂直向下伸出直边(2),斜向后伸出斜边(3);扭力杆连接端(1)中间是扭力杆穿过孔(4),周边有扭力杆连接孔(5),直边(2)下端有与机翼梁结构连接孔(6),斜边(3)下端有与机翼梁结构连接孔(7)。本实用新型扭力杆连接接头形状轻巧,尺寸小,重量轻,既可传递操纵系统的航向载荷,又可传递扭力杆的轴向载荷。
  • 一种飞机单缝襟翼的增升装置-201320377103.0
  • 杨广;罗松;胡志东;韩涛锋;曹毅 -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2013-06-28 - 2014-04-09 - B64C9/14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机单缝襟翼的增升装置,包括:与常规单缝襟翼一致的襟翼舱(1)、可活动偏转襟翼(2),在些基础上增加可偏转导流片(3)。可偏转导流片(3)上表面为机翼外形(7),与襟翼舱(1)相连的下表面为样条曲线(8),可活动偏转襟翼(2)在零位时由机翼外形(7)与可活动偏转襟翼(2)的结构空间共同确定,并保证可偏转导流片(3)及可活动偏转襟翼(2)均在零位时的密封性。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抑制大偏度襟翼的气流分离,提高单缝襟翼的增升能力,改善飞机的起降性能。
  • 一种复合运动面密封结构-201310619240.5
  • 覃雯;吕鹏飞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2013-11-27 - 2014-03-12 - B64C9/14
  • 发明属于密封技术,特别是关于一种复合运动面的密封结构。所述复合运动面密封结构包括运动挡板、压条、橡胶密封条,所述橡胶密封条包括相接的安装边、第一干涉边、第二干涉边。其中,橡胶密封条的安装边由压条覆盖并一起固定在运动挡板自由边缘,第二干涉边长度小于第一干涉边,且二者之间形成有一定交角,并均与复合运动面接触。本发明复合运动面密封结构能够实现运动时摩擦力和压力的合理分配,保证气动严密性,具有贴合良好、装配简单,不易变形的优点,适应大曲率运动部件边缘密封。
  • 一种结合同步及异步技术的高升力控制系统-201320049625.8
  • 杜永良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2013-01-29 - 2013-08-07 - B64C9/14
  •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行控制系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结合同步及异步技术的高升力控制系统。本系统包括具有电气4余度的操纵手柄(1)、第一控制器(2)、第二控制器(3)、第一缝翼电机(4)、第二缝翼电机(5)、缝翼差动齿轮装置(6)、缝翼机械传动线系(7)、前缘缝翼(8)、左缝翼位置传感器(9)、右缝翼位置传感器(10)、第一襟翼电机(11)、第二襟翼电机(12)、襟翼差动齿轮装置(13)、襟翼机械传动线系(14)、后缘襟翼(15)、左襟翼位置传感器(16)以及右襟翼位置传感器(17)。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具有自监控功能的控制器,去除了控制器间监控表决功能。
  • 一种复摆运动结构-201080050654.5
  • 约翰·麦克默里·克拉克 - 约翰·麦克默里·克拉克
  • 2010-11-04 - 2012-10-17 - B64C9/14
  • 一种用于两个表面之间连接的复摆运动结构(3),包括通过第一铰链连接部(13)摆动结合在一起的第一臂(5)与第二臂(7)、通过第二铰链连接部结合到第一臂的另一端的第一表面(35)、通过第三铰链连接部结合到第二臂的另一端的第二表面(39),所述第一臂(5)与所述第二臂(7)可移动,从而引起一个或者两个表面的复摆运动。
  • 变换襟翼驱动门-200880100521.7
  • R·F·科格林 - 波音公司
  • 2008-06-19 - 2010-06-30 - B64C9/14
  •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用来遮盖和揭开飞行器内的襟翼开口(14)的设备。该设备包括门构件(22)、扭力管辊轴构件(26)、至少一个辊轴构件(28)以及偏压构件(30)。门构件可适于遮盖和揭开襟翼开口。扭力管辊轴构件可与该门构件附连,并且可适于被与飞行器的襟翼(16)附连的扭力管构件(18)推动。门构件可适于从遮盖襟翼开口的闭合位置被驱动到揭开襟翼开口的打开位置。辊轴构件可与该门构件附连并且可适于跟随至少一个轨道构件(20)。偏压构件可与该门构件附连来朝向遮盖襟翼开口的闭合位置偏压该门构件。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