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18色谱柱性能评价体系的建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76339.7 | 申请日: | 201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49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乔斌;李明珠;那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74;G01N30/88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王秀奎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色谱柱性能评价体系建立方法,用色谱柱疏水性、立体选择性、总离子交换容量、酸性离子交换容量、金属残留量表征色谱性能参数,结合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模型对拖尾因子、色谱柱效、酚酸类物质分离度进行跨柱预测,具有系统,全面,快速,准确,简单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18 色谱 性能 评价 体系 建立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C18色谱柱性能评价体系的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标准品溶液及检测样品的配制:疏水性检测混合标准品:将尿嘧啶、戊基苯、丁基苯溶于第一溶剂中,尿嘧啶浓度为0.01‑0.08μg/mL、戊基苯浓度为2‑8μg/mL、丁基苯浓度为2‑8μg/mL,得到疏水性检测混合标准品;立体选择性检测混合标准品:将尿嘧啶、苯并菲、邻三联苯溶于第一溶剂中,尿嘧啶、苯并菲、邻三联苯浓度均为0.01‑0.2mg/mL,得到立体选择性检测混合标准品;离子交换容量检测混合标准品:将尿嘧啶、苯酚、苯甲胺溶于第一溶剂中,尿嘧啶浓度为0.01‑0.2mg/mL、苯酚和苯甲胺浓度均为0.1‑1.0mg/mL,得到总离子交换容量检测混合标准品;酸性离子交换容量检测混合标准品:将尿嘧啶、苯酚、苯甲胺溶于第一溶剂中,尿嘧啶浓度为0.01‑0.2mg/mL、苯酚和苯甲胺浓度均为0.1‑1.0mg/mL,得到酸性离子交换容量检测混合标准品;金属残留量检测混合标准品:将2,2’‑联吡啶、4,4’‑联吡啶溶于第一溶剂中,2,2’‑联吡啶和4,4’‑联吡啶浓度均为0.1‑1.0mg/mL,得到金属残留量检测混合标准品;拖尾因子检测样品:将阿米替林溶于第一溶剂中,阿米替林浓度为60μg/mL,得到拖尾因子检测样品;色谱柱效检测样品:将尿嘧啶、萘溶于第一溶剂中,尿嘧啶浓度为0.1‑2.0mg/mL、萘浓度为0.1‑1.0mg/mL,得到色谱柱效检测样品;酚酸类物质分离度检测样品:将尿嘧啶、没食子酸、鞣花酸溶于第一溶剂中,其中尿嘧啶浓度为0.1‑2.0mg/mL、没食子酸和鞣花酸浓度均为0.1‑1.0mg/mL、鞣花酸浓度为0.1‑1.0mg/mL,得到酚酸类物质分离度检测样品;2)检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对上述标准品及样品进行检测,用第二溶液进行洗脱,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出峰情况,从而得到上述各标准品及检测样品色谱峰的相关参数,将所述各标准品及检测样品的相关参数进行数据处理,进而得到色谱柱疏水性、立体选择性、总离子交换容量、酸性离子交换容量、金属残留量、拖尾因子、色谱柱效、酚酸类物质分离度;3)训练:将上述检测结果对多层前馈神经网络进行学习训练,以疏水性、立体选择性、总离子交换容量、酸性离子交换容量、金属残留量参数为输入层,隐含层节点为3,4或5,输出层分别为拖尾因子、色谱柱效、酚酸类物质分离度;4)反相色谱柱评价:选择不同填料的C18色谱柱,检测色谱柱的疏水性、立体选择性、总离子交换容量、酸性离子交换容量、金属残留量,以上述检测数据作为训练好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输入层,即可在输出层得到拖尾因子、色谱柱效、酚酸类物质分离度的预测数据;所述第一溶剂为水、甲醇、乙醇或乙腈中的一种,所述第二溶液为MeOH‑H2O、MeOH‑20mM KH2PO4、ACN‑H2O中的一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27633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