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介质超表面的偏振发生器及其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01744.1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3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沈飞;郭忠义;郭凯;周红平;周清峰;田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G02B2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玉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介质超表面的偏振发生器及其设计方法。所设计偏振发生器由三组双振态聚焦超表面集成,根据抛物线型相位分布,分别将入射光的x线偏振分量和y线偏振分量、45°线偏振分量和135°线偏振分量,以及左旋圆偏振分量和右旋圆偏振分量提取并聚焦到透射面的六个不同位置。该透射型超表面由两层结构组成,基底和亚波长厚度的矩形柱阵列。透射性超表面的透射型共振单元由矩形纳米天线构成,利用双相位调制法,通过改变长和宽以及光轴旋转角,实现对不同偏振态的相位响应。本设计方法对于不同的入射波长,可以选择相应波段的高透性材料设计超表面,因此具有很高的灵活性,而且结构设计简单,便于加工,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生器 线偏振 偏振 透射型 聚焦 光轴旋转角 双相位调制 右旋圆偏振 左旋圆偏振 表面集成 材料设计 分量提取 共振单元 两层结构 纳米天线 抛物线型 偏振分量 入射波长 相位分布 相位响应 矩形柱 偏振态 入射光 透射性 亚波长 波段 透射 基底 透性 振态 加工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介质超表面的偏振发生器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第一步:计算得出超表面每个单元共振器对不同偏振态的入射光的相位响应,选择矩形柱结构作为共振单元,经过优化,确定共振单元的最优高度;第二步:双相位响应超表面的设计,当θ=0°,同时调整矩形柱的长度l和宽度w,实现任意的
和
的相位组合,从而实现一个单元共振器对x线偏振态和y线偏振态的同时相位调制;当θ=45°,同时调整矩形柱的长度l和宽度w,实现任意的
和
的相位组合,实现一个单元共振器对45°线偏振态和135°线偏振态的同时相位调制;矩形柱长度l和宽度w固定,只改变旋转角度θ,得到共振单元对圆偏振态的相位调制;第三步:三组双偏振态聚焦超表面的设计。根据聚焦公式:
其中,λ是入射波长,f为透镜的焦距,x0和y0表示焦点坐标位置,将不同的焦点坐标代入公式,得到阵列结构里面每一个共振器对于入射偏振光的相位响应,进而得到矩形柱共振器的长宽两个参数或者旋转角度;第四步:偏振发生器的集成,将上述三组超表面组合成一个完整结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理工学院,未经东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80001744.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红外线波长区域的染料系偏光板
- 下一篇:用于光学窗口掩饰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