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间行波管的螺旋线及其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46588.5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66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胡玉禄;邓文凯;胡权;朱小芳;杨中海;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J23/27 | 分类号: | H01J23/27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闫树平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空间行波管非线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空间行波管的螺旋线及其设计方法。本发明首先通过将输入螺旋线初始端的一段改变为正渐变螺线段,从而对群时延失真产生抑制作用;之后再在加入的正渐变螺线段之前加入一段均匀螺线段,从而在保证群时延抑制效果的同时,提高输入螺旋线的初始螺距值;最后通过延长输出螺旋线第一段均匀螺线段长度的方式,从而补偿损失的增益。本发明提供的螺旋线,对现有空间行波管群时延失真抑制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对整个空间行波管做了增益的优化,并同时提高输入螺旋线的初始螺距值,从而提高螺旋线与输入窗的匹配性,减少输入电磁波的反射。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间 行波 螺旋线 及其 设计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空间行波管的螺旋线,包括输入螺旋线和输出螺旋线,其特征在于:输入螺旋线和输出螺旋线之间用切断隔开,在切断两边加入衰减器来抑制反射;所述输入螺旋线分为三段,从初始端起依次包括:第一段均匀螺线段、正渐变螺线段和第二段均匀螺线段;第一段均匀螺线段为输入螺旋线的初始端,第二段均匀螺线段为输入螺旋线的末端;第一段均匀螺线段长度取整个输入螺旋线长度的1%‑5%,其螺距值与正渐变螺线段的初始螺距值相同;正渐变螺线段长度取整个输入螺旋线长度的20%‑30%,其渐变结束端的螺距值与第二段均匀螺线段的螺距值相同;所述输出螺旋线分为四段,从靠近输入螺旋线侧开始依次为:第一段均匀螺线段、第一段渐变螺线段、第二段渐变螺线段和第二段均匀螺线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54658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体放电管
- 下一篇:一种具有模块化特性的磁控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