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GPS数据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停留节点活动类型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38708.7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60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钱大琳;赵慧英;张博;冯建国;李金鹏;李瑾瑾;杨梦迪;朱秋辰;宋鹤;梁星灿;梁旭刚;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6F16/29;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平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2 | 代理人: | 谢建玲;郝亮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GPS数据的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停留节点活动类型识别方法,包括提取停留节点,根据停留节点的平均经度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gps 数据 危险 货物运输 车辆 停留 节点 活动 类型 识别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GPS数据的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停留节点活动类型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提取停留节点S11、在识别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停留节点之前,先对原始GPS数据进行预处理,具体步骤为:S111、格式化操作:为每条GPS数据记录添加车牌号码字段,解密经纬度,将时间戳拆分为日期和时间,并按照时间重排数据;同时令每个GPS文件的第一条记录的“首点”标记为1,其余标记为0;S112、识别并处理有问题的GPS数据:出现以下情况则删除GPS数据:(1)经纬度坐标越界,出现在研究范围以外;(2)GPS时间超过1440分钟;(3)速度大于120公里/小时;(4)方向角不在0°到360°范围内;(5)GPS数据重复;S113、原始GPS数据经上述预处理步骤后,得到GPS轨迹集,记作St={Trl}(l=1,2,…,nT),其中nT为待处理轨迹总数,Trl为St中的第l条轨迹,它由某辆车某日的GPS轨迹点组成,记作
其中Pil表示第l条轨迹中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第i个轨迹点,
为该轨迹的轨迹点数量;轨迹点
其中
分别表示该轨迹点的经度、纬度、日期、时间、速度、首点标记和车辆编号,且
表示编号为
的车辆,车辆所属运输企业编号为cv,车辆允许装载的货物类型为gv;S12、基于速度变化将GPS轨迹划分为节点:将轨迹Trl中速度持续为零的点或持续不为零的点列
划分为节点
其中
为第l条轨迹中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第α~β个轨迹点,由下式求得节点
的平均速度
和持续时间![]()
![]()
其中
分别为i=β,i=α时的
至此轨迹点序列
可转化为节点序列
其中
为节点个数;S13、基于决策树分类规则对步骤S12中节点
的运动状态进行判断,从而提取停留节点,具体步骤为:S131、当j=1时,初始化节点N1的运动状态
为stop;S132、对于j>1的后续节点,根据基于决策树算法的行驶/停留分类规则按顺序依次判断每个节点
的运动状态
对于当前节点
它的前驱节点为
令
表示
的前驱节点运动状态,有
将步骤S12中
的平均速度
持续时间
和前驱节点的运动状态输入到基于决策树算法的行驶/停留分类规则中,进行停留/行驶二元分类;S133、将
为stop的节点
提取为第m个停留节点,记作Am,有
计算Am的平均经度、平均纬度、持续时间△tm、首点率
和车牌编号![]()
![]()
将该停留节点添加到停留节点集合Ac中,即Ac={Am},其中m=1,2,…,nA,nA为停留节点总数;S2、根据停留节点的平均经度
平均纬度
将停留节点聚类为活动热区Hu;S3、根据步骤S2得到的活动热区Hu构建时空特征,时空特征包括:平均停留时间avgTu、平均起点包含率avgFu和混合熵指数Entropyu;将时空特征按最大最小值归一化,以确保每个时空特征的标准化值落在0和1之间;S4、定义装货活动、卸货活动、归场活动和非货运活动,得出这四类活动类型对应的时空特征实际取值倾向;S5、采用FCM聚类方法根据步骤S3构建的时空特征和步骤S4定义的四类活动类型获取停留节点的备选车辆活动类型;S6、为每个停留节点设置兴趣点类别,从2个备选车辆活动类型中判断出最终的车辆活动类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53870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