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辅助成型板结构的电弧增材制造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07207.2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1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赵慧慧;尹玉环;胡蓝;许辉;封小松;董吉义;夏佩云;宋学成;郭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04 | 分类号: | B23K9/04;B33Y1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航天局专利中心 31107 | 代理人: | 余岢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辅助成型板结构的电弧增材制造修复方法,解决了现有电弧增材制造修复过程中,特别是在大面积缺损增材修复工况下,开放式多层多道堆积过程中出现液态金属流淌、约束不足导致的成型不良问题。电弧增材修复过程中,采用熔化极气保焊(MIG)、非熔化极气保焊(TIG)以及等离子体焊接电弧为热源,通过丝材的添加,在缺损部分逐层熔覆修补,在程序的控制下,根据三维数字模型由线‑面‑体逐渐成形出金属零件的缺损部分。本发明的采用辅助成型板结构的电弧增材制造修复方法,首先,采用与母材相同的一或多块辅助板结构与母材零件点焊成一个可修复区域,然后用多层多道堆积的方法将修复区域焊满,最后采用机加工方法将辅助板去除。 | ||
搜索关键词: | 电弧 修复 成型板 缺损 辅助板 熔化极 多层 母材 气保 制造 堆积 等离子体焊接 三维数字模型 不良问题 金属零件 修复区域 液态金属 机加工 可修复 热源 成形 点焊 多块 熔覆 丝材 去除 成型 修补 流淌 | ||
【主权项】:
1.一种采用辅助成型板结构的电弧增材制造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大面积块状缺损修复时,采用电弧增材制造修补方法,对母材零件进行修补;首先,将裂纹、缺损部分进行机械去除,并将一块或多块辅助板采用点焊的方法将其固定在零件上,以围出最终尺寸模型的包络范围;然后,按照缺损部分模型规划堆积路径,并对此进行逐层堆积,堆积部分两侧受到辅助成型板的约束,表面高于实际需求的修补尺寸;最后,采用机加工方式,对两侧的辅助板及上表面的多余材料进行去除,并精确加工到最终尺寸。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50720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