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石斑鱼病原弧菌的药物先导化合物筛选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479409.0 申请日: 2018-12-05
公开(公告)号: CN109576341A 公开(公告)日: 2019-04-05
发明(设计)人: 王蓉;谭围;陈傅晓;冯全英;樊佳伟;王荣霞;柯宏基 申请(专利权)人: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海南省海洋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
主分类号: C12Q1/18 分类号: C12Q1/18;C12Q1/04;G01N30/02;G01N30/72;G01N30/74;C12R1/63
代理公司: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代理人: 包晓静
地址: 570100 海*** 国省代码: 海南;4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属于药物筛选领域,公开了一种抑制石斑鱼病原弧菌的药物先导化合物筛选方法,所述抑制石斑鱼病原弧菌的药物先导化合物筛选方法为:采用紫海胆的放线菌利用分菌技术进行分离,利用培养技术和萃取技术得发酵液浸膏,通过活性筛选和结构新颖性筛选有价值的放线菌,对放线菌进行小规模发酵、提取浸膏,对提取的化合物进行分离,并进行结构鉴定,活性确认。本发明首次对海南南海紫海胆肠道放线菌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进行检测与筛选,首次利用海洋生物肠道放线菌发酵产物筛选抗石斑鱼病原弧菌活性的活性分子,从中筛选出抑制石斑鱼病原弧菌的药物先导化合物。
搜索关键词: 病原弧菌 放线菌 石斑鱼 筛选 药物先导化合物 紫海胆 肠道 次级代谢产物 发酵产物 活性分子 活性筛选 结构鉴定 药物筛选 萃取技术 发酵液 新颖性 海洋生物 发酵 检测
【主权项】:
1.一种抑制石斑鱼病原弧菌的药物先导化合物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石斑鱼病原弧菌的药物先导化合物筛选方法为:步骤一:将采用无菌陈海水冲,75%酒精消毒及用无菌水洗3遍后的紫海胆,取其肠道组织置于无菌水中,稀释,吸取200μL,涂在含有50μg/mL重铬酸钾和20μg/mL卡那霉素的高氏培养基平板上,在28℃下培养15天,挑取单菌落划线接种至ISP2培养基平板上,经3次单菌落划线纯化即得到放线菌菌株;步骤二:利用液体高氏培养基和麦芽提取物培养基小规模发酵所纯化的放线菌,过滤发酵液得到菌液和菌体,将菌液浓缩后用乙酸乙酯提取,菌体用氯仿甲醇,体积比为1:1浸提,浓缩后得到的提取物供抗病原菌活性筛选;步骤三:采用平板滤纸片法筛选出2株菌株发酵液的乙酸乙酯粗提物对石斑鱼溶藻弧菌菌株具有生长抑制活性,抑菌圈直径为8–17mm;步骤四:利用上述培养基并通过优化培养条件和添加诱导物小规模发酵上述2株活性菌株,过滤除去菌体,用乙酸乙酯萃取发酵液,得粗提物,并进行活性筛选,并对诱导后的菌株产生的新次级代谢产物进行检测;步骤五:分别利用筛选培养基和添加诱导物的培养基对2株放线菌在优化好的培养条件下进行大规模发酵,发酵液与菌丝体分别以乙酸乙酯、等体积的氯仿甲醇萃取3遍,然后在抗菌活性筛选指导下,采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将活性成分从发酵液和菌体粗提物中分离精制出来;步骤六:综合运用现代波谱技术确定单体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及空间立体化学结构;步骤七:用平板滤纸片法对上述结构确定的活性化合物进行抗石斑鱼病原弧菌活性评价,排除假阳性可能和其他干扰,以得到真正的抗菌、抗病新活性物质;步骤八:对以上活性确定的化合物,采用化学或生物合成的方法进行结构修饰、制备系列衍生物,再进行活性评价,确定其构效关系,筛选出活性更强、毒性更低的防治石斑鱼弧菌病害药物的生物源天然药物先导化合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海南省海洋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未经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海南省海洋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47940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