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1,2-二氢-(4H)-3,1-苯并恶嗪-4-酮化合物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454315.8 申请日: 2018-11-30
公开(公告)号: CN109516963B 公开(公告)日: 2022-07-01
发明(设计)人: 郭勋祥;胡浙耀;张燕;李鑫昌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交通大学
主分类号: C07D265/22 分类号: C07D265/22
代理公司: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代理人: 封喜彦;胡晶
地址: 200240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N‑甲基‑N‑芳基邻氨基苯甲酸类化合物合成1,2‑二氢‑(4H)‑3,1‑苯并恶嗪‑4‑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合成方法是:以钯盐作为催化剂,将N‑甲基‑N‑芳基邻氨基苯甲酸类化合物、氧化剂和有机溶剂混合,加热反应得到1,2‑二氢‑(4H)‑3,1‑苯并恶嗪‑4‑酮类化合物。本发明具有制备路线短、底物的普适性好、反应条件温和、合成产率高、使用的催化剂简单易得等优点。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制备 化合物 方法
【主权项】:
1.一种制备1,2‑二氢‑(4H)‑3,1‑苯并恶嗪‑4‑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以钯盐作为催化剂,将所述钯盐、N‑甲基‑N‑芳基邻氨基苯甲酸类化合物、氧化剂和有机溶剂混合在一起进行反应,即得该类化合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45431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4H-苯并[d][1,3]恶嗪-4-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202310292351.3
  • 鲁艺;赵腾飞 - 南京大学
  • 2023-03-23 - 2023-05-30 - C07D265/2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H‑苯并[d][1,3]恶嗪‑4‑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酰苯胺化合物或苯胺化合物、铑催化剂、氧化剂、添加剂的摩尔比为1:(0.001‑0.1):(0.1‑5):(0‑2),和二氯乙烷混合,使酰苯胺摩尔浓度为0.05‑0.5M,在一氧化碳气体氛围下于50‑120℃反应12‑30h;分离纯化,得4H‑苯并[d][1,3]恶嗪‑4‑酮化合物。本发明具有简洁、高效、官能团耐受性好的特点。
  • 一种制备1,2-二氢-(4H)-3,1-苯并恶嗪-4-酮化合物的方法-201811454315.8
  • 郭勋祥;胡浙耀;张燕;李鑫昌 - 上海交通大学
  • 2018-11-30 - 2022-07-01 - C07D265/2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N‑甲基‑N‑芳基邻氨基苯甲酸类化合物合成1,2‑二氢‑(4H)‑3,1‑苯并恶嗪‑4‑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合成方法是:以钯盐作为催化剂,将N‑甲基‑N‑芳基邻氨基苯甲酸类化合物、氧化剂和有机溶剂混合,加热反应得到1,2‑二氢‑(4H)‑3,1‑苯并恶嗪‑4‑酮类化合物。本发明具有制备路线短、底物的普适性好、反应条件温和、合成产率高、使用的催化剂简单易得等优点。
  • 一种噁嗪苯醚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201810584753.X
  • 徐小亮;胡益民 - 安徽师范大学
  • 2018-06-08 - 2022-04-19 - C07D265/2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噁嗪苯醚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在无催化剂、无添加剂、无保护的状态下,以甲苯为溶剂,四炔与2‑苯基‑3,4‑二氢‑2H‑苯并[1,3]噁嗪‑4‑酮在110‑115℃的条件下反应15h以上,反应过程首先由四炔底物自身环化,由于在于四炔生成的苯炔是缺电子的中间体,极不稳定,具有高度活泼性。四炔经过HDDA反应生成苯炔中间体,然后高度活泼的苯炔中间体与2‑苯基‑3,4‑二氢‑2H‑苯并[1,3]噁嗪‑4‑酮发生亲核加成,从而得到噁嗪苯醚衍生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的噁嗪苯醚衍生物有多环的存在,其结构更加复杂多样,并且,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便、反应时间短,效率高。
  • 双苯并噁嗪酮紫外线吸收剂中金属残留的去除方法-202011623443.8
  • 潘守浩;陈新宜;肖淑华;刘中华 - 江苏丹霞新材料有限公司
  • 2020-12-30 - 2021-12-21 - C07D265/2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苯并噁嗪酮紫外线吸收剂中金属残留的去除方法,包括:以高沸点芳烃溶剂以及极性辅助溶剂为混合萃取溶剂,采用热萃取的方法将双苯并噁嗪酮紫外线吸收剂中的金属残留与双苯并噁嗪酮紫外线吸收剂相分离。本发明采用由两种溶剂组成的混合萃取体系,其中一种为高沸点芳烃溶剂,另一种为对金属离子具有络合作用的极性配位性辅助溶剂,可将现行工艺生产的双苯并噁嗪酮紫外线吸收剂中钠和铁等金属由残留值为几百ppm的普通产品降低到低于5ppm的高品质产品,而同时成本没有明显增加。当在混合萃取再加入少量羧酸后,则清除效率更高。另外,本发明方法中的萃取溶剂可经蒸馏回收循环使用,不增加三废排放。
  • 双苯并噁嗪酮紫外线吸收剂的制备方法-201910591489.7
  • 孙国平;刘文煜;张月宝;李斌 - 江苏丹霞新材料有限公司
  • 2019-07-02 - 2021-11-09 - C07D265/2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苯并噁嗪酮紫外线吸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1)以对苯二甲酸和邻氨基苯甲酯为原料在催化剂和惰性溶剂存在的条件进行反应得到双酰胺甲酯中间体;(2)将双酰胺甲酯中间体在二氯亚砜中加热回流关环,即得。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硼酸酯作为催化剂,通过脱水酰胺化,革除了无机碱试剂,从源头上消除金属离子残留,金属离子残留分析表明钠、钾、铁、铬和铝等常见金属离子残留均在50ppm以下,显著减少了后处理中水的使用,消除了副产无机盐和含盐废水,减少了三废的产生和排放。
  • 一种异喹啉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201710477643.9
  • 王进欣;高彪;陈凯丽;尤启冬;毕小玲;郭琦 - 中国药科大学
  • 2017-06-16 - 2017-10-24 - C07D265/22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喹啉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合成方法以各种取代的水杨酰胺为原料,非金属作为催化剂,并在引发剂作用下制得异喹啉酮衍生物。相较于现有的合成方法,本发明避免使用金属催化剂,更加经济环保,另外还具有操作简便,原子经济性,底物适应性广等优点。此外,本发明化合物在肿瘤、心血管疾病、炎症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 一种合成1,3‑苯并噁嗪‑4‑酮化合物的方法-201710166300.0
  • 李加荣;柴洪新;杨留攀 - 北京理工大学
  • 2017-03-20 - 2017-07-21 - C07D265/2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1,3‑苯并噁嗪‑4‑酮化合物的方法,反应通式如下所示,其中R1为取代基,可以为H,F,Br,烷基,或者烷氧基;R2、R3可以为H,烷基,芳基或杂芳基。反应所使用的酸为无机酸或有机酸,可以为浓硫酸、对甲基苯磺酸、氯化锌、氯化铁,四氯化钛、氯化铝、多聚磷酸等。反应的实施可常规加热,也可以微波促进;纯化采用重结晶或柱色谱分离手段。本发明原料易得,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应用范围广,可用不同底物一步合成多种1,3‑苯并噁嗪‑4‑酮类化合物。
  • 一种2-(4-甲氧基苯基)-4H-苯并[e][1,3]噁嗪-4-酮的制备方法-201610066581.8
  • 洪庸裕 - 太仓市茜泾化工有限公司
  • 2016-02-01 - 2016-05-04 - C07D265/22
  • 本发明涉及一种2-(4-甲氧基苯基)-4H-苯并[e][1,3]噁嗪-4-酮的制备方法,将水杨酰胺和4-甲氧基苯甲酰氯在120~140℃下进行缩合反应2小时以上,然后冷却至70~80℃,加入有机溶剂,然后冷却至0~40℃,经过滤得到中间产物;将中间产物和苯甲脒盐酸盐在碱性催化剂和有机溶剂的存在下,在回流状态下,进行缩合反应2~4小时,然后冷却至0~40℃,经过滤、烘干得到所述的2-(4-甲氧基苯基)-4H-苯并[e][1,3]噁嗪-4-酮。本发明方法所得产品的纯度可达99%,收率可达85%,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并且反应条件温和可控,对环境更加友好。
  • 一种含苯并噁嗪酮基团的二元酸单体及其聚酯共聚物-201510564331.2
  • 陆川;刘全;蒙钊;彭懋;胡婧;顾晓峰 - 江苏裕兴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5-09-07 - 2015-11-18 - C07D265/22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苯并噁嗪酮基团的二元酸单体及其聚酯共聚物,含苯并噁嗪酮基团的二元酸单体是通过2-氨基对苯二甲酸与对苯二甲酰氯或者对萘二甲酰氯反应得到;聚酯共聚物是以对苯二甲酸或者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乙二醇和含苯并噁嗪酮基团的二元酸单体进行缩聚而成的,三类单体的摩尔比为100:(10~90):(1~99)。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含苯并噁嗪酮基团的二元酸单体通过共聚的方法连接在的聚酯主链上,赋予聚酯良好的紫外光稳定性,同时保持聚酯优良的力学性能,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聚酯添加较大含量(重量比>5%)紫外光吸收剂后力学性能下降的缺点。
  • 一种聚合体紫外吸收剂的制备方法-201310637620.1
  • 宁志高;刘林琳;张龙 - 沈阳化工大学
  • 2013-12-03 - 2014-03-19 - C07D265/22
  • 一种聚合体紫外吸收剂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吸收剂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用邻氨基苯甲酸、对苯二甲酰氯和乙酸酐为原料合成紫外线吸收剂,第一步酰胺化反应:将邻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酰氯在用丙酮为溶剂的情况下反应回流,得到中间体产物对苯二酰二邻亚氨基苯甲酸;第二步亚氨基酯化反应:将中间体产物、乙酸酐在二甲苯为溶剂的情况下发应回流,碱处理后,得到最终产物紫外线吸收剂;本方法制备的紫外线吸收剂具有较高的抗热性,具有较高的透光率,在加入聚合物时能够保证不会影响材料的原始特性,比如:透明度、可塑性。该紫外线吸收剂可应用于显示设备,如手机、PDA显示屏幕的保护屏。
  • 一种苯并恶嗪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201310328226.X
  • 关正辉;连晓利 - 西北大学
  • 2013-07-31 - 2013-10-16 - C07D265/22
  • 一种合成式(I)所示2-取代苯并恶嗪酮的方法,其以2-芳基吲哚为原料,以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2KHSO5·KHSO4·K2SO4作为氧化剂氧化得到,其中,R为氢原子、C1~C6的烷基、环烷基、C1~C6的烷氧基、卤素、芳基;R’为芳基或取代芳基、C1~C6的烷氧基、芳氧基、C1~C6的烷胺基、芳胺基。本发明方法具有绿色高效、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生产成本低、合成产率高等优点。
  • 一种双苯并恶嗪酮类紫外吸收剂的新合成方法-201210074427.7
  • 王鹏;王丽燕;李增汶;王忠卫 - 山东科技大学
  • 2012-03-14 - 2013-09-18 - C07D265/2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苯并恶嗪酮类紫外吸收剂的合成方法,属于精细化工领域。步骤是:A.以邻氨基苯甲酸与(邻、间、对)苯二甲酰氯或(邻、间、对)苯二甲酸的酸酐为原料,在非极性溶剂中搅拌一段时间。B.不经分离,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化学脱水剂或物理脱水剂,缓缓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得到邻、间、对位取代的双苯并恶嗪酮类紫外吸收剂。其中A步中搅拌时间不少于1小时;B步中回流时间在5~10小时;B步骤中所用的化学脱水剂为各种与水反应的脱水试剂,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碱性的氧化钙、碱石灰,酸性的浓硫酸、浓磷酸、多聚磷酸、五氧化二磷、氯化亚砜、乙酸酐、等,中性的分子筛、吸水树脂、无水硫酸铜等;物理脱水剂包括但不限于苯、甲苯、二甲苯等非质子性溶剂。本发明具有操作流程简单,成本较低、设备简单的优点,适合进行规模化工业化生产。
  • 双苯并*嗪酮化合物-200980162588.8
  • 指宿瞬;古贺孝志;三宅辉;林昌之;吉田昌哉 -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 2009-11-26 - 2012-10-10 - C07D265/22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质上不含有碱金属盐、纯度高且在树脂中含有时成为耐水解性优异的树脂组合物的双苯并嗪酮化合物。本发明的一种双苯并嗪酮、其制造方法以及含有该化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双苯并嗪酮以下述式(4)表示,(式中,R1和R2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羟基、碳原子数1~3的烷基等。)(i)纯度为98%以上,(ii)下述式(7)表示的化合物的含量低于0.15重量%,(iii)粉末状时的可见光线区域的光线反射率测定中,最大峰在380~480nm的范围、并且最大光线反射率为100~120%,(iv)钠金属的含量低于50ppm,(v)YI值为-10~10。
  • 2-苯氧甲基-4H-3,1-苯并噁嗪-4-酮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201110003704.0
  • 张爱东;祖木热提古丽.艾比布力;涂海洋;黄小汀 - 华中师范大学
  • 2011-01-10 - 2011-06-15 - C07D265/22
  • 通式为1的2-苯氧甲基-4H-3,1-苯并噁嗪-4-酮衍生物,其中,R1、R2为氢、卤素;R3为氢、卤素;R4、R5为氢、卤素、烷基、烷氧基。其合成是先将苯氧乙酸转变为苯氧乙酰氯,再与邻氨基苯甲酸在溶剂和碱存在下进行关环反应得到。用NY/T 1155.1-2006标准进行室内除草活性测试表明,这些化合物有很好的除草活性,大部分在浓度100ppm和10ppm时,表现出非选择性除草活性,除草活性高于商品氰氟草酯;在浓度1ppm时,大部分表现出选择性除草活性,与商品氰氟草酯作用相反,对单子叶植物生长抑制降低,对双子叶植物保持良好的除草活性。该类化合物作为除草剂单独使用;或者与其它植保上允许的载体或稀释剂混合配制成各种剂型使用;或与其它农药复配使用或同时并用。
  • 芳基脲基苯并嗪酮化合物-200580039878.5
  • T·波特拉瓦;J·舒尔茨 -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 2005-09-22 - 2007-10-31 - C07D265/22
  • 荧光颜料化合物包括具有通式(I)的芳基脲基苯并嗪酮化合物,其中R1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R2和R3各自独立选自H原子、烷基、烷氧基、烷基羧基和卤原子,X为碳或硫原子,n为1或更大的整数。许多这类化合物在合适的UV光源激发下产生波长为约560nm至约585nm的黄色(通常深黄色)发光。这些化合物产生荧光使得它们可用作荧光颜料,在UV光源激发下提供约560至约585或更高发射波长的那些化合物特别有用。那些具有这种发射光谱的化合物使这些化合物特别用作安全应用的颜料,尤其是用作安全油墨和纤维的颜料。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