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凹版印刷机及其油墨冷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51040.2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2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赢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9/00 | 分类号: | B41F9/00;B41F9/06;B41F9/10;B41F31/00;B41F31/03;B41F3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凹版印刷机及其油墨冷却系统,包括油墨印刷机构和油墨冷却系统;所述油墨印刷机构包括油墨槽、刮刀、印刷辊、压印辊;所述油墨冷却系统包括机架、冷却罐、搅拌电机、支撑脚架、支架、冷凝机、控制主机、抽墨泵Ⅰ、抽墨泵Ⅱ和过滤筒;所述机架上从左至右依次安装设置有过滤筒、冷却罐和支架。本发明对传统印刷技术进行升级,整体冷却系统为封闭式,不排放有害气体到空气中,运转过程中更为环保,对环境没有污染;通过本冷却系统后,可以解决现油墨温度高的问题,不仅可以降低溶剂的挥发速度,减少溶剂的使用量,还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因油墨温度高发生干版、拖影等产品质量问题,达到了绿色印刷。 | ||
搜索关键词: | 油墨冷却 凹版印刷机 油墨印刷 抽墨泵 过滤筒 冷却罐 溶剂 支架 油墨 产品质量问题 传统印刷技术 排放有害气体 整体冷却系统 搅拌电机 控制主机 冷却系统 绿色印刷 运转过程 支撑脚架 冷凝机 压印辊 印刷辊 油墨槽 干版 刮刀 挥发 拖影 升级 污染 环保 | ||
【主权项】:
1.一种凹版印刷机及其油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墨印刷机构和油墨冷却系统;所述油墨印刷机构包括油墨槽(20)、刮刀(21)、印刷辊(22)、压印辊(23),所述印刷辊(22)设置在油墨槽(20)内部上方,所述压印辊(23)设置在印刷辊(22)上方,所述刮刀(21)安装设置在油墨槽(20)内部上方,且与印刷辊(22)相触接,用于刮除印刷辊(22)上多余的油墨;所述油墨冷却系统包括机架(1)、冷却罐(2)、搅拌电机(3)、支撑脚架(4)、支架(6)、冷凝机(7)、控制主机(8)、抽墨泵Ⅰ(9)、抽墨泵Ⅱ(17)和过滤筒(19);所述机架(1)上从左至右依次安装设置有过滤筒(19)、冷却罐(2)和支架(6);所述机架(1)右端上通过支架(6)安装设置有冷凝机(7)和控制主机(8);所述冷却罐(2)顶部通过安装架安装设置有搅拌电机(3),所述搅拌电机(3)驱动端通过联轴器连接设置有搅拌杆(31),所述搅拌杆(31)延伸至冷却罐(2)内部,且连接设置有搅拌叶(32),所述冷却罐(2)内部安装设置有环形冷凝管(12),所述环形冷凝管(12)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设置有冷凝进水管(71)和冷凝出水管(72);所述环形冷凝管(12)通过冷凝进水管(71)和冷凝出水管(72)分别与冷凝机(7)的出水口和进水口相连接,所述冷却罐(2)左端上方通过安装板安装设置有抽墨泵Ⅰ(9),所述抽墨泵Ⅰ(9)通过抽墨管(14)与冷却罐(2)内部相连;所述抽墨管(14)上设置有过滤管(10);所述抽墨泵Ⅰ(9)另一端通过油墨输入管(15)与油墨槽(20)相连;所述油墨槽(20)底端设置有油墨出口,油墨出口上连接设置有油墨输出管(16),所述油墨槽(20)通过油墨输出管(16)与过滤筒(19)相连接,所述过滤筒(19)内部上方设置有过滤网(191);在过滤筒(19)顶部安装设置有抽墨泵Ⅱ(17),所述抽墨泵Ⅱ(17)一端通过抽墨管与过滤筒(19)内部相连,另一端通过输墨管(18)与冷却罐(2)内部相连;所述冷却罐(2)底部连接设置有排墨导流管(13);所述冷却罐(2)内部下端侧壁上安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1);所述温度传感器(11)通过信号线与控制主机(8)相连,所述搅拌电机(3)、冷凝机(7)、抽墨泵Ⅰ(9)和抽墨泵Ⅱ(17)通过信号线分别与控制主机(8)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赢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赢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45104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