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浸渍沉积法制备超疏水-抗菌-紫外防护涤纶纤维布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83614.7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7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巧织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4/14 | 分类号: | D06M14/14;D06M11/44;D06M11/42;D06M11/46;D06M15/643;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付涛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浸渍沉积法制备超疏水‑抗菌‑紫外防护涤纶纤维布的方法,向N‑羟甲基丙烯酰胺水溶液中通氮气,升温,加入溶胀处理的涤纶纤维布、过氧化苯甲酰的苯溶液,搅拌回流接枝反应,取出,水洗,再用甲醇提取,烘干至恒重,得到表面接枝聚合改性的涤纶纤维布;向壳聚糖粉末中加盐酸溶液充分溶解,搅拌下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pH为中性,再加纳米复合抗菌剂混匀,将前述涤纶纤维布浸渍其中,取出滤干表面水分,风干得到壳聚糖‑纳米复合抗菌剂‑涤纶纤维布;将四氢呋喃、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混合,加入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磁力搅拌后,加入聚二甲氧基硅烷、硬化剂和抗菌涤纶纤维布,搅拌后取出,干燥得超疏水‑抗菌‑紫外防护涤纶纤维布。 | ||
搜索关键词: | 涤纶纤维布 浸渍 紫外防护 超疏水 抗菌 纳米复合抗菌剂 取出 沉积 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 表面接枝聚合改性 二氧化钛纳米粒子 聚二甲氧基硅烷 羟甲基丙烯酰胺 过氧化苯甲酰 抗菌涤纶纤维 氢氧化钠溶液 氮气 壳聚糖粉末 磁力搅拌 甲醇提取 搅拌回流 接枝反应 溶胀处理 四氢呋喃 盐酸溶液 苯溶液 壳聚糖 硬化剂 风干 滴加 恒重 烘干 混匀 滤干 溶解 | ||
【主权项】:
1.一种浸渍沉积法制备超疏水‑抗菌‑紫外防护涤纶纤维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涤纶纤维布表面化学接枝聚合改性:向单体N‑羟甲基丙烯酰胺水溶液中通入氮气,升温至80‑85℃,加入溶胀处理的涤纶纤维布、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的苯溶液,搅拌回流接枝反应2‑3h后,取出,用90‑95℃蒸馏水清洗2‑3次,再用甲醇索氏提取3‑4h,在110‑120℃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得到表面接枝聚合改性的涤纶纤维布;(2)壳聚糖‑纳米复合抗菌剂‑涤纶纤维布的制备:向壳聚糖粉末中加入盐酸溶液,充分溶解,搅拌下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pH为7‑8,再加入纳米复合抗菌剂混匀,将(1)中所得表面接枝聚合改性的涤纶纤维布在其中充分浸渍4‑5h,取出、滤干表面水分,在通风橱中风干,得到壳聚糖‑纳米复合抗菌剂‑涤纶纤维布;(3)溶液浸渍沉积法制备超疏水‑紫外防护表面:将35‑40份四氢呋喃、0.008‑0.01份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混合,加入0.15‑0.75份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磁力搅拌5‑6h后,加入0.7‑0.8份聚二甲氧基硅烷、0.07‑0.08份硬化剂和(2)中所得壳聚糖‑纳米复合抗菌剂‑涤纶纤维布,继续搅拌20‑25h后取出,在130‑140℃烘箱中干燥1‑2h,制得所述超疏水‑抗菌‑紫外防护涤纶纤维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巧织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巧织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38361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氯体系的羊毛表面改性工艺
- 下一篇:一种毛涤混纺织物的抗静电整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