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测摩擦副表面在织构化后的润滑性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81983.2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5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尹必峰;周惠琴;徐波;贾和坤;张新;徐毅;程用科;解玄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常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B2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汉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28 | 代理人: | 刘子文;钱莺勤 |
地址: | 21201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预测摩擦副表面在织构化后的润滑性能的方法,包括:(Ⅰ)对织构化前的摩擦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实际轮廓进行测量,获得上表面二维表面轮廓曲线组和下表面二维表面轮廓曲线组,并生成上表面粗糙度高度矩阵组和下表面粗糙度高度矩阵组;(Ⅱ)生成上表面粗糙度概率密度函数F(H)和下表面粗糙度概率密度函数f(h);(Ⅲ)根据上表面粗糙度概率密度函数F(H)和下表面粗糙度概率密度函数f(h)计算实际油膜厚度ht;(Ⅳ)根据实际油膜厚度ht计算润滑性能参数。该方法的预测准确性较高。此外,还提供了包括该方法的摩擦副粗糙度分布特征参数与织构参数匹配的数据库的建立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粗糙度 上表面 下表面 概率密度函数 润滑性能 织构化 摩擦副表面 二维表面 轮廓曲线 矩阵组 油膜 预测 摩擦 分布特征参数 参数匹配 实际轮廓 织构 数据库 测量 | ||
【主权项】:
1.一种预测摩擦副表面在织构化后的润滑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Ⅰ)、使用粗糙度轮廓扫描仪对织构化前的摩擦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实际轮廓进行测量,分别获得上表面二维表面轮廓曲线组和下表面二维表面轮廓曲线组,并根据所述上表面二维表面轮廓曲线组生成上表面粗糙度高度矩阵组,且根据所述下表面二维表面轮廓曲线组生成下表面粗糙度高度矩阵组;(Ⅱ)、利用所述上表面粗糙度高度矩阵组生成上表面粗糙度概率密度函数F(H),利用所述下表面粗糙度高度矩阵组生成下表面粗糙度概率密度函数f(h);(Ⅲ)、根据所述上表面粗糙度概率密度函数F(H)和所述下表面粗糙度概率密度函数f(h)计算实际油膜厚度ht;以及(Ⅳ)、根据所述实际油膜厚度ht计算润滑性能参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常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大学;常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38198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