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食品生物加工、提取茶提取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81975.6 | 申请日: | 201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9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向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茯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08;A23F3/18;A23F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食品生物加工、提取茶提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第一次去杂质;(2)、拼堆、发酵渥堆;(3)、汽蒸;(4)、进烘发花;(5)、干燥;(6)、检验;(7)、初制;(8)、第二次去杂质;(9)、逆流提取;(10)、浓缩;(11)、净化;(12)、干燥;(13)、杀菌;(14)、生物接种;(15)、造粒成型;(16)、包装。本发明利用食品生物的特性将茶类提取物进行融合包裹,使茶类提取物在包装完成后,依然能继续的发酵、转换并生成更多有益成分。 | ||
搜索关键词: | 食品生物 茶类提取物 茶提取物 发酵 逆流提取 生物接种 造粒成型 发花 汽蒸 渥堆 杀菌 加工 浓缩 净化 融合 转换 检验 | ||
【主权项】:
1.一种利用食品生物加工、提取茶提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第一次去杂质:将原料进行第一次去杂质,去除原料中的粉尘、梗蒂,控制梗蒂在25%以下;(2)、拼堆、发酵渥堆:将原料拼堆,拼堆过程中第一次混合冠突散囊菌悬浮液与原料,比例为0.4~1.2ml/100g,盖住拼堆5~8小时初步发酵;(3)、汽蒸:汽蒸蓬松原料,将含水量控制在22%~25%,汽蒸时间8~45S一次,共五次;(4)、进烘发花:汽蒸好的原料进烘房发花,第二次混合原料与冠突散囊菌悬浮液,以0.6~1.0ml/100g的比例将冠突散囊菌悬浮液喷洒在原料底部原料及原料表面,温度环境28~30℃,湿度环境20%~80%,发花时间3~8d;(5)、干燥:发花完成的原料静置2~8d使冠突散囊菌冷却成孢;(6)、检验:对原料进行检验;(7)、初制:对原料进行纯水提取,得到液体;(8)、第二次去杂质:液体温度控制在30~35℃,倒入离心机过滤去杂;(9)、逆流提取:采用真空提取方式对液体进行提取,得到提取物;(10)、浓缩:将提取物使用RO膜浓缩,温度20~40℃,浓缩至13~15Brix停止,接着转离心薄膜浓缩,温度50~60℃,浓度30~35Brix停止;(11)、净化:利用柱色谱分离装置更深一步净化浓缩后的提取物,分离出更纯净的提取物;(12)、干燥:净化出来的提取物通过喷雾干燥形式使提取物的水分遇热空气蒸发流失,结余下来的为粉末结晶状提取物;(13)、杀菌:将粉末结晶状提取物使用UHT灭菌,灭菌温度120~140℃;(14)、生物接种:将成功培育出的金花悬浮液按0.4~0.98ml/100g添加至粉末结晶状提取物中,使用原料包裹粉末结晶状提取物,包裹完成后置放在温度环境30~50℃,湿度环境20~80%下进行1~3d的菌丝包裹,在无添加的情况下用冠突散囊菌的菌丝做粘合剂制作成任何固态形状提取物;(15)、造粒成型:对固态提取物进行造粒成型,制作成颗粒状固态提取物;(16)、包装:将颗粒状固态提取物包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茯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茯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08197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绿茶的加工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保健白茶炒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