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杏鲍菇培养基及杏鲍菇培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73553.4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7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卓智勇;陈长茂;周勤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品品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20 | 分类号: | A01G18/20;A01G1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宋涛 |
地址: | 222200 江苏省连云港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杏鲍菇培养基及杏鲍菇培植方法,包括壳聚糖6‑8重量份、硅藻土1.5‑1.8重量份、氨基聚膦腈微球0.5‑0.8重量份、麦秸42‑45重量份、稻壳30‑32重量份、豆粕8‑10.3重量份,具体培植方法如下:步骤一:将壳聚糖、硅藻土、氨基聚膦腈微球、麦秸、稻壳和豆粕粉碎混合,通过筛网进行筛滤,保证其密度大小;步骤二:将步骤一混匀后的培养料加入水,进行3‑5次翻堆,配制为PH值为7‑7.5的培养基,含水率以手指抓握有水游离,且不滴落为标准。培养原料成本较低,工艺较简单,且其有机物含量高、营养涵盖范围大,使培养出的杏鲍菇肥美,富含丰富的蛋白质、钙、磷和维生素等。 | ||
搜索关键词: | 重量份 杏鲍菇 培养基 氨基 稻壳 硅藻土 聚膦腈 壳聚糖 培植 微球 有机物含量 豆粕粉碎 原料成本 含水率 培养料 手指抓 滴落 豆粕 翻堆 富含 混匀 筛滤 筛网 维生素 蛋白质 配制 游离 涵盖 保证 | ||
【主权项】:
1.一种杏鲍菇培养基及杏鲍菇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重量份材料:壳聚糖6‑8重量份、硅藻土1.5‑1.8重量份、氨基聚膦腈微球0.5‑0.8重量份、麦秸42‑45重量份、稻壳30‑32重量份、豆粕8‑10.3重量份。具体培植方法如下:步骤一:将壳聚糖、硅藻土、氨基聚膦腈微球、麦秸、稻壳和豆粕粉碎混合,通过筛网进行筛滤,保证其密度大小。步骤二:将步骤一混匀后的培养料加入水,进行3‑5次翻堆,配制为PH值为7‑7.5的培养基,含水率以手指抓握有水游离,且不滴落为标准。步骤三:将半径为9‑10cm的聚乙烯塑料筒膜截成55‑60cm长度的筒套,将筒套一端用线绳系紧,将步骤二处理好的培养基装入筒套中,装好后再用线绳将筒套的另一端系紧。步骤四:将步骤三装好料的筒套进行灭菌处理,激昂筒套送入加温桶内,以递进的方式在3‑5.5小时升至100℃,并将温度保持于35‑36小时。步骤五:将步骤四处理后装有培养基的筒套进出接种处理,且接种后的第1至7天将其以湿度为65‑72%的环境下生长,第8天进行依次翻堆,在第8至15天之间,保持室温在22‑26℃,且每天通风3‑4次,每次为45‑55分钟,在第16天再次进行翻堆,第16至20天保持室温在21‑23℃,生长湿度环境为58‑68%,每天通风2‑3次,每次70‑120分钟,第21天时,在已长出菌丝的带上扎小孔,第21至29天,室内温度为20‑22℃,环境湿度为57‑65%,且持续保持通风状态,第30天,在扎好孔洞的周围再进行扎中孔处理,且对其进行翻堆散热,待第40天时,在中孔周围扎上大孔,在第50至60天,待筒膜表面有凸起时,排出筒膜内积水。步骤六:将步骤五生菌后的筒套移入大棚内,并盖上棚膜保温,棚内温度调至17‑21℃,湿度为90‑95%,在9‑10h后将温度下调为5‑7℃,保持9‑10h,以达到完成第一次催蕾,且以此方式进行3‑5次催蕾,再将棚内温度控制为15‑17℃,当菌菇直径达到1‑2cm时,在膜上开口,便于杏鲍菇对外生长,在杏鲍菇长至2.5‑3cm后,将棚膜取下,使得杏鲍菇进一步成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品品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品品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07355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厂化制备香菇菌棒的方法
- 下一篇:高效竹荪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