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超小荧光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42756.7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33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邓小勇;常庆;谢志全;沈宁;段俊红;孙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9/00 | 分类号: | A61K49/00;A61K47/60;A61K9/51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超小荧光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方法,利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染料和经过蒸馏之后的乙醇溶液,再与一定比例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进行反应,得到FITC‑硅烷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利用APTES与正硅酸甲酯共水解与聚合反应,制备了FITC掺杂的二氧化硅核壳型荧光纳米颗粒,经TEM与DLS以及荧光光谱表征,所制备的FSNPs‑PEG分散性较好,未发生团聚现象,呈现球形结构,颗粒粒径不大于8.36nm。通过荧光光谱仪测试说明经过包埋染料的FSNPs‑PEG能产生明显的荧光现象,本发明制备的FSNPs‑PEG可作为生物荧光探针用于药物分子在体内的定位和输送,为诊断和治疗癌症带来新的希望。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荧光 二氧化硅 纳米 颗粒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制备超小荧光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作为染料分子材料,将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ES)与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反应,制备前驱体FITC‑APTES;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利用APTES与TMOS的水解与缩合作用,制备FITC掺杂的超小荧光二氧化硅颗粒,呈现球形结构,使染料分子封装在超小SNPs‑PEG的球形外壳的内部,FITC掺杂的超小荧光二氧化硅颗粒的粒径不大于8.36n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04275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