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红菌素迫位和2-位同时氨基取代的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20381.4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62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汪鹏飞;吴加胜;刘卫敏;郑秀丽;顾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C225/32 | 分类号: | C07C225/32;C07D211/26;C07C239/14;C07D213/38;C07D295/13;C07D241/08;C07D487/08;C07C229/18;C07C323/36;C07C309/14;C07C229/24;C08G65/333;A61K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刘静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红菌素迫位和2‑位同时氨基取代的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衍生物的结构通式如式I‑a~I‑d所示: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菌素 同时 氨基 取代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竹红菌素迫位和2‑位同时氨基取代的衍生物,其特征在于,该衍生物的结构通式如式I‑a~I‑d所示:
其中,竹红菌素的迫位为式I‑a~I‑d所标注的3位、4位、9位或10位;取代基R3为‑COCH3或‑H;取代基R4为‑F、‑Cl、‑Br、‑I或‑S‑R5,其中R5为C2‑12的烷基、端基为羟基的C2‑12的烷基、端基为羧基的C2‑12的烷基;取代基R1和R2的结构通式各自独立地如式II所示:
式II中,0≤m≤8,0≤n≤50,0≤p≤8,0≤q≤8,0≤r≤1,0≤s≤8;所述m、n、p、q、r、s各自独立地为零或正整数;式II中连接基团X、Y各自独立地为‑NH‑、‑O‑、‑S‑、羧酸酯基、酰胺基、磺羧酯基、磺酰胺基、羰基、磷酸酯基、C3‑12的不饱和烃基、C3‑12的环烃基、C6‑12的芳基或C3‑12的杂环基;所述C3‑12的不饱和烃基为取代或非取代或含有杂原子的烯烃或炔烃;所述C3‑12的环烃基为取代或非取代或含有杂原子的环烷烃、环烯烃或环炔烃,所述杂原子为氧、氮或硫原子;所述C6‑12的芳基为取代或非取代的芳基,其中取代的芳基为单取代或多取代芳基,取代的位置为芳基的邻位、间位或对位;所述C3‑12的杂环基为取代或非取代的杂环基,取代的杂环基为单取代或多取代,取代的位置为杂环的邻位、间位或对位;所述杂环基为呋喃、吡咯、噻吩、吡唑、咪唑、恶唑、噻唑、吡啶、哌啶、嘧啶、吡嗪、哌嗪、吲哚、喹啉、异喹啉、嘌呤、嘧啶或吖啶;上述环烷基、环烯基、芳基或杂环基上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为C1‑8的烷基、C2‑8的烯基、C2‑8的炔基、C3‑8的环烷基、芳基、C6‑12的芳烷基;或者为端基含有羟基、羧酸基、磺酸基或羧酸酯的烷基;式II中端基Z选自氢、C1‑8的烷基、C1‑8的烷氧基、C3‑8的环烷基、苯基、吡啶基、羟基、氨基、巯基、羧酸基、羧酸酯、磺酸基、磺酸酯、磷酸基、磷酸酯、氨基酸、三苯基磷、季铵盐和吡啶盐;式II中所述端基Z为季铵盐时,季铵盐的三个取代基分别独立的为:C1‑8的烷基、C2‑8的烯基、C2‑8的炔基、C3‑8的环烷基、C3‑8的环烯基、芳基、C6‑12的芳烷基,或者端基含有羟基、羧酸基、磺酸基、羧酸酯的烷基;式II中所述端基Z为吡啶盐时,所述吡啶盐中吡啶环上的取代基在邻位、间位或对位;所述吡啶盐是由吡啶和不同链长的含1‑8个碳原子卤代烃季铵化而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02038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