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源性”短QT综合征疾病模型的建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93321.4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6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梁平;蒋晨阳;果冯冯;孙雅逊;宫庭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86 | 分类号: | C12N15/86;C12N15/90;C12N5/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郑海峰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源性”短QT综合征疾病模型的建立方法,具体为应用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技术建立“人源性”短QT综合征(Short QT syndrome,SQTs)疾病模型的方法。将来自患有SQTs疾病个体的病人皮肤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iPSCs,再将其定向分化为SQTs病人特异性的心肌细胞,以建立一个稳定的体外心肌细胞疾病模型,并将其用于分析疾病机制、筛选治疗药物,同时应用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对病人致病基因的突变位点进行定点校正,再将校正完成的iPSCs分化为心肌细胞,并对其各项指标进行检测,为研究疾病的机制提供基础。 | ||
搜索关键词: | 疾病模型 心肌细胞 人源性 校正 诱导多能干细胞 成纤维细胞 病人皮肤 定向分化 疾病机制 突变位点 致病基因 治疗药物 基因组 重编程 疾病 体外 应用 筛选 分化 检测 分析 研究 | ||
【主权项】:
1.一种“人源性”短QT综合征疾病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病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获得和培养;2)将病人的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SQTs特异性iPSCs;3)SQTs特异性iPSCs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4)对SQTs特异性iPSCs进行突变位点的定点校正,确定模型建立成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99332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