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红松催芽种子萌发芽体诱导不定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75891.0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54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梁艳;高美玲;陈阳;李诗佳;赵艳;徐洪国;梁晓雪;孙悦;罗枫新;赵蕊阳;付雨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23109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贾泽纯 |
地址: | 16100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利用红松催芽种子萌发芽体诱导不定芽的方法,它涉及林木种苗繁殖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目前红松器官发生困难,不定芽分化率低的问题。它括以下几个步骤:(1)外植体的取材与消毒处理;(2)不定芽的诱导分化培养;(3)不定芽的伸长培养;(4)再生植株的生根诱导培养。以经催芽处理的红松种子为外植体接种在分化培养基上,培养30d;获得不定芽后,将不定芽转移至伸长培养基上,继续培养60d(中间继代一次),待丛生苗长至2‑3cm长时,将其切割分离并转接入生根培养基驯化。本发明不定芽诱导率达92.2%,每个外植体平均芽数达10‑12个,伸长生长培养60d芽高3.5cm,生根率达52%。 | ||
搜索关键词: | 不定芽 红松 外植体 催芽种子 伸长 诱导 不定芽分化 不定芽诱导 分化培养基 伸长培养基 生根培养基 催芽处理 林木种苗 器官发生 切割分离 生根诱导 诱导分化 再生植株 丛生苗 生根率 驯化 长时 继代 接种 取材 繁殖 消毒 生长 | ||
【主权项】:
1.一种利用红松催芽种子萌发芽体诱导不定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操作:/n(1)外植体的取材与消毒处理:取前一年收获的经混沙低温窑藏催芽处理的成熟红松种子,首先将红松抽出的芽体从种壳中取出,去掉胚乳后,洗衣粉水洗涤,流水下冲洗干净,去除种壳后采用质量百分含量为10%次氯酸钠浸泡15min,无菌水冲洗5次,体积百分含量为70%酒精浸泡1mim,无菌水冲洗5次,再置于质量百分含量为0.1%的升汞溶液中消毒10min后,无菌水冲洗5次,即得到经过预处理的催芽红松种子外植体;/n(2)不定芽的诱导:将步骤(1)消毒处理获得的外植体于超净工作台中切去胚根部位,按照形态学方向竖直放置于DCR培养基中进行不定芽的诱导培养;其中, DCR培养基中含2mg/L KT、0.5mg/L TDZ、500mg/L酸水解酪蛋白、500mg/L L-谷氨酰胺、质量百分含量为3%的蔗糖和质量百分含量为0.7%的琼脂,DCR培养基pH值5.7~5.8;/n诱导培养条件:温度23±2℃、湿度60%~70%、光照时间14h/d、光照强度:2000-3000lux,培养时间为30d;/n(3)不定芽的伸长生长:将步骤(2)诱导培养30d后获得的不定芽转接于DCR培养基中进行不定芽的伸长与增壮培养60d,并在培养至30d,更换一次新鲜的DCR培养基;/n其中,DCR培养基含浓度为0.1mg/L的NAA、浓度为0.2~0.5mg/L的6-BA、浓度为500mg/L酸水解酪蛋白、500mg/L L-谷氨酰胺、1g/L活性炭,3%的蔗糖和0.7%的琼脂,DCR培养基pH值5.7~5.8;诱导培养条件:温度23±2℃、湿度60%~70%、光照时间14h/d、光照强度:2000-3000lux,培养时间为60d,其中30d更换一次新鲜的培养基;/n(4)不定芽的生根诱导:将步骤(3)伸长与增壮培养的不定芽丛分离切割成单芽后置于1/2DCR培养基中进行生根驯化,即完成所述的;其中,1/2DCR培养基含0.5mg/L NAA、500mg/L酸水解酪蛋白、1g/L活性炭、 2%蔗糖和0.7%琼脂,pH值5.7~5.8。/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大学,未经齐齐哈尔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97589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濒危物种富民枳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环保多层猪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