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层凝聚层次聚类算法的交通出行端点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29564.1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4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杨飞;姜海航;周建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既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59 | 代理人: | 彭立琼;李钦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层凝聚层次聚类算法的交通出行端点识别方法,根据通信运营商处采集的用户手机4G通信信令数据,提出三层算法模型:等时距插点算法、凝聚层次聚类算法和乒乓驻留修正算法对用户出行端点进行提取;最后对用户整天的出行端点信息进一步整理,形成个体完成的出行时空序列。本发明利用了4G信令相比于2G信令数据定位频率更高的特征,发挥多层凝聚层次聚类算法的识别优势,解决传统单层算法在识别实际出行端点上的不足,实现利用3G/4G‑LTE技术背景下的信令数据进行居民交通出行端点信息的智能识别。该方法可用于大范围、自动化的居民交通出行端点信息采集。 | ||
搜索关键词: | 出行 层次聚类算法 端点信息 信令数据 多层 端点识别 凝聚 算法 交通 采集 通信运营商 传统单层 定位频率 时空序列 算法模型 修正算法 用户手机 智能识别 驻留 等时 可用 三层 信令 居民 自动化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多层凝聚层次聚类算法的交通出行端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创建手机信令数据库:从通信运营商处获取用户多天完整的4G信令数据,根据基站信息表将各个用户信令数据中的CID信息转换为基站定位经纬度信息,按MSID、TIMESTAMP先后顺序将所有数据进行分类存储,形成手机信令数据库;步骤二、对手机信令数据进行预处理,筛选剔除异常数据;步骤三、利用多层凝聚层次聚类算法识别交通出行端点;步骤四、对用户一整天出行端点做进一步整理,形成个体完整的出行端点时空序列,包含居民一天完整出行过程中出行起讫点的时间段和位置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929564.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物品查找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游戏类型评估装置、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