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55926.X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7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胡次兵;邓博;朱彩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高明区爪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71/56 | 分类号: | B01D71/56;B01D71/02;B01D69/12;B01D67/00;B01D6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5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属于分离膜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可通过锡酸钠溶液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得到氧化锡纳米颗粒,首先锡酸钠在水溶液中水解形成锡酸根,所得的多孔中空球粉料为氧化镍嵌入的氧化锡多孔中空球,通过大体积的硅酸根阴离子与聚酰胺树脂形成的脱盐层上的酰胺键进一步络合反应生成亲水性络合基团,从而提高了反渗透膜的脱盐率;本发明在起初的醇水溶液中,镍离子和氨三乙酸结合成络合复合物,再经由水热反应生成长链聚合物,经过退火煅烧处理,反渗透膜的致密性的同时提高了反渗透膜对水的通透性,本发明反渗透膜以氧化金属晶层作为反渗透膜骨架,相比普通的树脂反渗透膜,可以承受更大的渗透压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反渗透膜 多孔中空 制备 硅酸根阴离子 制备技术领域 退火 聚酰胺树脂 锡酸钠溶液 氧化锡纳米 氨三乙酸 醇水溶液 络合反应 络合基团 渗透压力 水热反应 水热条件 氧化金属 聚合物 成长链 分离膜 复合物 镍离子 嵌入的 亲水性 通透性 脱盐层 脱盐率 锡酸根 锡酸钠 氧化镍 氧化锡 致密性 酰胺键 树脂 粉料 络合 水解 煅烧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1)将水和无水乙醇等体积混合得到混合液,再将6~8g六水氯化镍溶解于装有40~45mL混合液的烧杯中,磁力搅拌,向烧杯中加入2~3g氨三乙酸继续搅拌反应,得到混合溶液;(2)将上述混合溶液倒入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密封反应釜后将反应釜加热升温,保温反应,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得到绿色粉末样品收集于离心管中,并用去离子水与无水乙醇分别离心洗涤3~4次后,置于恒温箱中干燥,得到纳米棒前驱体;(3)将0.8~1.0g三水锡酸钠和1.5~1.8g三水醋酸锌溶于50~60mL聚乙烯醇溶液中,磁力搅拌10~15min,得到悬浮液,再取0.7~0.8g上述纳米棒前驱体加入悬浮液中继续搅拌20~25min后,倒入反应釜后,加热升温,保温反应,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得到晶种浆料;(4)将氧化铝管用水浸润,等待氧化铝管表面在空气中晾干,再将上述晶种浆料擦涂到氧化铝管表面上,待即将干燥时用橡胶圈将涂层刮平后置于烘箱中烘干,得到支撑管,备用;(5)将上述合成悬浮液装入高压反应釜中,并将支撑管插入,加热升温,水热合成反应,收集反应产物,将反应产物取出后用水洗涤2~3次,再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后,放入一定温度的电阻炉中,退火至室温,得到中空管;(6)按重量份数计,取4~5份聚酰胺树脂溶于15~18份丁醇中,得到聚酰胺树脂水溶液,再取4~5份硅酸钠和0.10~0.15份氢氧化钠溶于25~30份去离子水中,得到碱化硅酸钠溶液,将聚酰胺树脂水溶液滴加到碱化硅酸钠溶液中,搅拌陈化后放入上述中空管,浸渍改性,取出中空管放入烘箱中烘干固化得到反渗透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高明区爪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高明区爪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755926.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