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55926.X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7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胡次兵;邓博;朱彩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高明区爪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71/56 | 分类号: | B01D71/56;B01D71/02;B01D69/12;B01D67/00;B01D6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5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渗透膜 多孔中空 制备 硅酸根阴离子 制备技术领域 退火 聚酰胺树脂 锡酸钠溶液 氧化锡纳米 氨三乙酸 醇水溶液 络合反应 络合基团 渗透压力 水热反应 水热条件 氧化金属 聚合物 成长链 分离膜 复合物 镍离子 嵌入的 亲水性 通透性 脱盐层 脱盐率 锡酸根 锡酸钠 氧化镍 氧化锡 致密性 酰胺键 树脂 粉料 络合 水解 煅烧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属于分离膜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可通过锡酸钠溶液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得到氧化锡纳米颗粒,首先锡酸钠在水溶液中水解形成锡酸根,所得的多孔中空球粉料为氧化镍嵌入的氧化锡多孔中空球,通过大体积的硅酸根阴离子与聚酰胺树脂形成的脱盐层上的酰胺键进一步络合反应生成亲水性络合基团,从而提高了反渗透膜的脱盐率;本发明在起初的醇水溶液中,镍离子和氨三乙酸结合成络合复合物,再经由水热反应生成长链聚合物,经过退火煅烧处理,反渗透膜的致密性的同时提高了反渗透膜对水的通透性,本发明反渗透膜以氧化金属晶层作为反渗透膜骨架,相比普通的树脂反渗透膜,可以承受更大的渗透压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属于分离膜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反渗透膜是实现反渗透的核心元件,是一种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一般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有的高分子材料对盐的排斥性好,而水的透过速度并不好。反渗透膜的结构,有非对称膜和均相膜两类。当前使用的膜材料主要为醋酸纤维素和芳香聚酰胺类。有的高分子材料化学结构具有较多亲水基团,因而水的透过速度相对较快,因此一种满意的反渗透膜应具有适当的渗透量或脱盐率。
反渗透又称逆渗透,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对膜一侧的料液施加压力,当压力超过它的渗透压时,溶剂会逆着自然渗透的方向作反向渗透。从而在膜的低压侧得到透过的溶剂,即渗透液;高压侧得到浓缩的溶液,即浓缩液。若用反渗透处理海水,在膜的低压侧得到淡水,在高压侧得到卤水。反渗透所用的设备,主要是中空纤维式或卷式的膜分离设备。反渗透膜能截留水中的各种无机离子、胶体物质和大分子溶质,从而取得净制的水。也可用于大分子有机物溶液的预浓缩。
现已大规模应用于海水和苦咸水淡化、锅炉用水软化和废水处理,并与离子交换结合制取高纯水,为了解决现有反渗透膜由于其表面致密的脱盐层导致的通量均较低的缺陷,通常采用在水相和油相中加入亲水性小分子添加剂的途径,通过在界面聚合反应中影响反应的程度来增加聚酰胺脱盐层的疏松度,进而提高膜的通量:如采用在水相中添加小分子醇类或醚类,从而使其与油相的酰氯单体参与反应从而降低脱盐层的致密度,现有的改善膜通量的方法中,如果添加物的量太小,则对膜性能的影响也非常微小,带来的膜性能提升效果并不显著;如果添加量太大,一是会造成与水相油相的溶解性能变差导致水相油相溶液不均匀稳定,二是会造成膜性能特别是脱盐率的急剧衰减。
因此,发明一种通量高且脱盐率高的反渗透膜对分离膜制备技术领域具有积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现有反渗透膜存在由于其表面致密的脱盐层导致的通量均较低,并且在现有的改善膜通量的方法中,会造成脱盐率急剧衰减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
(1)将水和无水乙醇等体积混合得到混合液,再将6~8g六水氯化镍溶解于装有40~45mL混合液的烧杯中,磁力搅拌,向烧杯中加入2~3g氨三乙酸继续搅拌反应,得到混合溶液;
(2)将上述混合溶液倒入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密封反应釜后将反应釜加热升温,保温反应,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得到绿色粉末样品收集于离心管中,并用去离子水与无水乙醇分别离心洗涤3~4次后,置于恒温箱中干燥,得到纳米棒前驱体;
(3)将0.8~1.0g三水锡酸钠和1.5~1.8g三水醋酸锌溶于50~60mL聚乙烯醇溶液中,磁力搅拌10~15min,得到悬浮液,再取0.7~0.8g上述纳米棒前驱体加入悬浮液中继续搅拌20~25min后,倒入反应釜后,加热升温,保温反应,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得到晶种浆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高明区爪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高明区爪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59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