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合于发动机缸体缸盖铸造砂芯智能化组芯系统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81162.4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14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星舟;付黎娜;李国钧;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10 | 分类号: | B22C9/10 |
代理公司: | 53100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左;于洪<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650224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于发动机缸体缸盖铸造砂芯智能化组芯系统及工艺,属于铸造技术领域。该包括组芯系统缸盖缸体外模制芯区、缸盖内腔芯、部分缸体内腔芯制芯区和缸体筒体芯制芯区、缸盖缸体外模芯输送线、表干炉输送线、表干炉、立库、立库输送线下芯输送线及相应功能的机器人;所有砂芯均采用冷芯盒制芯单元制造,铸件尺寸精度高;同时,本发明工艺采用全自动化方式实现,机器人转运、涂胶、浸涂、打标、钻气眼、组芯、打包和下芯,全组芯工艺实现了总组砂芯的组合,提高了砂芯定位精度及连接可靠性,使得缸体精度由CT9提高到CT8;本工艺智能化程度高,工人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节能降耗,易于推广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组芯 输送线 制芯区 智能化 缸盖 发动机缸体 缸盖缸体 铸造砂芯 表干 缸体 砂芯 下芯 机器人 气眼 外模芯输送线 铸造技术领域 冷芯盒制芯 连接可靠性 单元制造 缸盖内腔 缸体内腔 工艺实现 节能降耗 全自动化 砂芯定位 生产效率 筒体芯 打标 浸涂 全组 涂胶 外模 铸件 总组 打包 转运 | ||
【主权项】:
1.适合于发动机缸体缸盖铸造砂芯智能化组芯系统,包括缸盖缸体外模制芯区(Ⅰ)、缸盖内腔芯及缸体内腔芯制芯区(Ⅱ)和缸体筒体芯制芯区(Ⅲ),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缸盖缸体外模芯输送线(Ⅳ)、表干炉输送线(Ⅴ)、表干炉(Ⅵ)、立库(Ⅶ)、立库输送线(Ⅷ)和下芯输送线(Ⅸ);/n所述缸盖缸体外模制芯区(Ⅰ)与缸盖缸体外模芯输送线(Ⅳ)的前端相邻,且缸盖缸体外模制芯区(Ⅰ)与缸盖缸体外模芯输送线(Ⅳ)之间设有第一转运机器人(1);/n所述缸盖内腔芯及缸体内腔芯制芯区(Ⅱ)和缸盖缸体外模芯输送线(Ⅳ)相邻;涂胶机器人(2)设于缸盖缸体外模芯输送线(Ⅳ)的一侧;/n所述缸盖缸体外模芯输送线(Ⅳ)上位于后部设有微波炉(3);/n所述缸盖内腔芯及缸体内腔芯制芯区(Ⅱ)的后端与缸体筒体芯制芯区(Ⅲ)相邻;缸体筒体芯制芯区(Ⅲ)还与表干炉输送线(Ⅴ)相邻,且缸体筒体芯制芯区(Ⅲ)和表干炉输送线(Ⅴ)之间设有第一浸涂转运机器人(4);/n所述缸盖缸体外模芯输送线(Ⅳ)后端和表干炉输送线(Ⅴ)相邻,且缸盖缸体外模芯输送线(Ⅳ)和表干炉输送线(Ⅴ)之间设有第二浸涂转运机器人(5);/n所述表干炉输送线(Ⅴ)与表干炉(Ⅵ)相连;/n所述立库(Ⅶ)与表干炉输送线(Ⅴ)出炉位置相邻,且表干炉输送线(Ⅴ)与立库(Ⅶ)之间设有第二转运机器人(6);/n所述立库输送线(Ⅷ)与立库(Ⅶ)相连,且立库输送线(Ⅷ)旁按照输送方向依次设有激光打标机器人(7)、钻气眼机器人(8)、组芯机器人(9)和打包转运机器人(10);/n所述立库输送线(Ⅷ)与下芯输送线(Ⅸ)相邻,且打包转运机器人(10)设在立库输送线(Ⅷ)和下芯输送线(Ⅸ)之间;/n所述下芯输送线(Ⅸ)旁设有下芯机器人(11)。/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68116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