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磨加工茶粉的工艺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68109.3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2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冬林;赵赟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冬林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A01G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3000 陕西省汉中***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磨加工茶粉的工艺技术,它是采摘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生长的无污染无公害的茶树叶片,经过蒸青绿片、低温干燥、超微粉碎等步骤。整个加工过程始终在较低的温度状态下进行,有效的保存了茶叶中的活性成分。本发明用现代的先进设备结合传统的石磨,研磨出来的抹茶在粒径方面,其细度可达3000目,特点是:气味清香、淡雅;蛋白质、氨基酸和叶绿素的含量很高;茶多酚、咖啡因的含量较低。 | ||
搜索关键词: | 工艺技术 石磨加工 茶粉 咖啡因 叶绿素 石磨 茶树叶片 超微粉碎 低温干燥 气味清香 温度状态 先进设备 研磨 茶多酚 传统的 氨基酸 粒径 抹茶 细度 蛋白质 无公害 采摘 茶叶 高山 海拔 保存 生长 | ||
【主权项】:
1.一种石磨加工茶粉的工艺技术,其特征在于:1)原料选择海拔800米以上高山生长的无污染无公害的茶树叶片,茶叶树种选择无性系繁殖技术培育而成的,仅用4、5月份出产的优质鲜茶叶做原料,在芽生长期间必须搭设蓬架,遮盖方式为:在茶叶芽展开1‑2叶时遮光率为60%‑70%;经7‑10天茶芽展至3片叶时,把遮阳网揭开,使茶树在阳光下生长1天,然后再把遮阳网盖上,遮光率为:70%‑80%。从遮盖开始,约15天左右即可采摘新鲜茶叶;2)除湿采摘后的茶叶平摊在装有鼓风机的平板上,在鼓风机的吹动下,对新采的茶叶进行除湿;当手触叶片没有明显的潮湿感时,就可以进行蒸青了;3)蒸青除湿后的叶片放入蒸青机,在360摄氏度温度下,制止了鲜叶中酶的活性,保持绿茶特有的鲜绿色泽,经过蒸青后的鲜叶自动进入冷却机,进行冷却处理;4)冷却从蒸青机排出的蒸青叶,通过吹入的冷风使其急速冷却,以保持绿茶良好的色、香味,同时经冷风的作用降低了茶叶的粘稠性,冷却后的叶片进入叶打机;5)叶打叶打机内的炒手,会将含水率高达75‑80%的蒸青叶搅动,使蒸青叶间得以充分的离散,并在热风的作用下,使茶叶的含水率下降到70%左右,接下来就要进行粗揉的工序了;6)粗揉叶片进入粗揉机后,靠揉手的揉搓,挤压出蒸叶的内部水分,并干燥叶片,使茶叶的含水率从70%降至50%左右;7)揉捻当经过粗揉的叶片进入揉捻机后,揉捻机将会利用自身的装置,使茶叶进一步挤压出水分;8)中揉为了再次减少叶片中的水分,中揉机会靠内部回转筒和揉手的搅拌、挤压和导入桶内的热风作用,使叶片表面水分蒸发和内部水分扩散,并随着叶温的上升,进行整形操作,使茶叶揉成细长形出筒体;9)精揉把精揉机加热,用簸箕把茶叶倒进精揉机内,茶叶受热揉锅的传导,在整形过程中不断蒸发水分,在形成圆形针状外形的同时降低含水率在15%左右;10)烘干把茶叶倒在烘干机上,烘干机使茶叶的含水率从15%左右下降至5%左右,把干燥好的茶叶平坦在席子上,阴凉;11)切茶将烘干的蒸青茶切碎,茶头要经二次切碎;12)研磨将粉碎的茶叶颗粒进入石磨进行研磨,石磨旋转的速度控制在每分钟20转以内,下料要少,细腻,反复研磨至3000目左右,如此操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冬林,未经刘冬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6810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叶杀青理条一体机及杀青理条工艺
- 下一篇:一种加工不同规格茶饼的压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