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化物光子晶体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17091.4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2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高娜;卢诗强;葛树成;冯向;黄凯;康俊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1/00 | 分类号: | G02B1/00;B81C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陈丹艳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化物光子晶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机地结合了各向同性的干法刻蚀技术和各向异性的湿法腐蚀技术,可实现大面积、亚波长量级的小尺寸光子晶体制作,且光子晶体晶胞的形状和结构可控,无需多次掩膜光刻与刻蚀,极大地优化了工艺过程,节省了工艺成本,适合于规模化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子晶体 氮化物 制备 干法刻蚀技术 规模化生产 亚波长量级 工艺成本 工艺过程 结构可控 湿法腐蚀 光刻 晶胞 刻蚀 掩膜 制作 优化 | ||
【主权项】:
1.一种氮化物光子晶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氮化物半导体基底上涂覆至少一层掩膜;(2)使用半导体微纳加工技术在所述掩膜上转移形成目标光子晶体图形,所述目标光子晶体图形为微米或纳米尺度;(3)通过干法刻蚀技术将所述目标光子晶体图形从掩膜转移至氮化物半导体基底,得到具有四方晶格圆形孔洞的氮化物光子晶体;(4)将上述产物放置于湿法腐蚀溶液内水浴恒温加热,通过调节溶液的类型、浓度、温度和加热时间,得到具有倒六棱台状、倒六棱锥状晶胞的氮化物光子晶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1709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