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聚合过程中四氢呋喃副反应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88973.2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27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吉鹏;王华平;王朝生;张婉迎;张圣明;黄家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63/78 | 分类号: | C08G63/78;C08G63/85;C08G63/183 |
代理公司: | 31303 上海统摄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金利琴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聚合过程中四氢呋喃副反应的方法,在以对苯二甲酸和1,4‑丁二醇为主要原料制备聚合物的过程中,通过在酯化阶段添加对苯二甲酸与二元醇反应生成的酯化物、钛硅钴复合催化剂分散液和pH调节剂,同时控制对苯二甲酸与1,4‑丁二醇的摩尔比为1:1.05~1.10,抑制四氢呋喃副反应,使得聚合物中四氢呋喃的含量≤10wt%;钛硅钴复合催化剂分散液中的分散介质为1,4‑丁二醇,钛硅钴复合催化剂为钛硅复合催化剂与钴系催化剂复合而成,钛硅复合催化剂为硅系催化剂负载钛系催化剂而得。本发明抑制聚合过程中四氢呋喃副反应,最终制得产物分子量分布集中、副产物少、品质好,极具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催化剂 四氢呋喃 钛硅 副反应 对苯二甲酸 聚合过程 丁二醇 聚合物 产物分子量 催化剂负载 二元醇反应 钛系催化剂 钴系催化剂 分散介质 分散液中 原料制备 酯化阶段 分散液 副产物 摩尔比 酯化物 硅系 复合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抑制聚合过程中四氢呋喃副反应的方法,其特征是:在以对苯二甲酸和1,4-丁二醇为主要原料制备聚合物的过程中,通过在酯化阶段添加引导物、钛硅钴复合催化剂分散液和pH调节剂,同时控制对苯二甲酸与1,4-丁二醇的摩尔比为1:1.05~1.10,抑制四氢呋喃副反应,使得所述聚合物中四氢呋喃的含量≤10wt%;/n所述钛硅钴复合催化剂分散液中的分散介质为1,4-丁二醇,所述钛硅钴复合催化剂为钛硅复合催化剂与钴系催化剂复合而成,所述钛硅复合催化剂为硅系催化剂负载钛系催化剂而得,所述引导物为对苯二甲酸与二元醇反应生成的酯化物;/n所述聚合物的具体制备步骤如下:/n(1)钛硅钴复合催化剂分散液的制备;/n将钛硅钴复合催化剂分散于1,4-丁二醇中在300~350rpm的条件下搅拌制得钛硅钴复合催化剂分散液;/n(2)酯化反应;/n将对苯二甲酸与1,4-丁二醇混合后,加入钛硅钴复合催化剂分散液、引导物和pH调节剂在180~240℃和50~200KPa的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直至出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的95%反应终止;/n(3)缩聚反应;/n在步骤(2)的产物中加入抗热氧剂和/或抗氧化剂后在200~260℃和1~30Pa的条件下进行15~45min的预缩聚反应,然后在220~280℃和5~10Pa的条件下进行1.5~3.5h的终缩聚反应制得聚合物;所述预缩聚反应的搅拌速率为150~400rpm,所述终缩聚反应的搅拌速率为100~350rpm;/n所述钛硅钴复合催化剂占1,4-丁二醇含量的0.05~0.2mol%;所述钛系催化剂、硅系催化剂及钴系催化剂分别占钛硅钴复合催化剂的58~70wt%、7~13wt%和17~32wt%;所述钛系催化剂为钛酸四丁酯或偏钛酸;所述硅系催化剂为二氧化硅;所述钴系催化剂为醋酸钴;/n所述引导物的添加量为步骤(2)中对苯二甲酸添加量的0.5~5.0wt%;所述钛硅钴复合催化剂的添加量为步骤(2)中对苯二甲酸添加量的100~200ppm;/n所述pH调节剂的添加量为步骤(2)中对苯二甲酸添加量的80~200ppm;所述pH调节剂为Na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48897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