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中板翘扣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85814.7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25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黄贞益;侯中华;徐益平;陈东文;陈辉;张朋彦;叶春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B37/28 | 分类号: | B21B37/28;B21B38/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艾中兰 |
地址: | 21003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中板翘扣头的方法,利用粗轧机和精轧机的机前温度监测,结合当前道次压下量,通过计算机后台计算给予当前道次确定的轧制线高度值。本发明能够实现轧件翘扣的良好控制,有效地解决轧制过程中出现的翘扣头。 | ||
搜索关键词: | 扣头 板翘 道次压下量 计算机后台 温度监测 轧制过程 粗轧机 精轧机 有效地 轧制线 轧件 | ||
【主权项】:
1.一种控制中板翘扣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粗轧机和精轧机轧前轧件温度监测,获得轧件上、下表面温度均值,结合当前道次压下量,确定当前道次的轧制线高度值,具体如下:粗轧阶段,利用公式△L=0.1△h‑0.25△T计算当前道次所采用的轧制线高度;精轧阶段,压下量大于5mm时,利用公式△L=0.7△h+0.1△T计算当前道次所采用的轧制线高度,压下量小于等于5mm时,利用公式△L=0.4△h+0.15△T计算当前道次所采用的轧制线高度;其中,△T=T1‑T2为轧件上、下表面温差均值,T1、T2分别为轧件上、下表面温度均值,△h为当前道次压下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48581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