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藻土基多孔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78792.1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6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凡领;林茂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凡领 |
主分类号: | B01J20/14 | 分类号: | B01J20/14;B01J20/28;B01J20/30;B01D5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朱亲林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源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属于絮凝剂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以硅藻土作为原料,将其粉碎后和葫芦藓种子混合,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的条件下培养,再将培养产物和富含有机羧酸和其他有机质的物质混合发酵,以发酵滤渣作为内核,接着用正硅酸乙酯作为硅源,并将硅源加入碱和铝源偏铝酸钠以及发酵滤渣内核的混合液中,利用水热法合成表面沉积硅铝沸石分子筛的硅藻土颗粒,即得硅藻土基多孔吸附剂,本发明制得的硅藻土基多孔吸附剂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比表面积高,吸附容量大,具有极佳的吸附效果,应用前景广阔。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吸附剂 硅藻土基 发酵 硅源 滤渣 内核 制备 天然高分子絮凝剂 硅铝沸石分子筛 应用前景广阔 硅藻土颗粒 水热法合成 絮凝剂制备 正硅酸乙酯 表面沉积 孔隙结构 培养产物 偏铝酸钠 物质混合 吸附容量 吸附效果 有机羧酸 有机质 硅藻土 混合液 种植物 富含 铝源 | ||
【主权项】:
1.一种硅藻土基多孔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1)称取硅藻土放入气流粉碎机中粉碎20~30min,得到硅藻土颗粒,将得到的硅藻土颗粒和葫芦藓种子以及水混合后平铺在竹筛中,得到混合培养物;(2)将上述装有混合培养物的竹筛放入培养室中,并每天向竹筛中淋洒水,静置培养,得到培养产物;(3)将上述培养产物先放入沸水中浸渍30~40min,得到预处理培养产物,再将预处理培养产物和酸奶、酒糟以及柠檬汁混合后装入发酵罐中,密封罐口后静置发酵;(4)待上述发酵结束后,过滤分离得到发酵滤渣,将偏铝酸钠、氢氧化钠、发酵滤渣和去离子水混合后装入烧杯得到混合液,将烧杯移入水浴锅中,加热升温至70~80℃,继续向烧杯中滴加正硅酸乙酯,保温搅拌反应2~3h,得到预制液;(5)将上述得到的预制液移入高压水热釜中,密闭高压水热釜,水热反应,待水热反应结束后过滤分离得到反应滤渣;(6)用去离子反复冲洗上述反应滤渣3~5次后放入烘箱,干燥,再将干燥后的反应滤渣移入马弗炉中,保温煅烧,出料即得硅藻土基多孔吸附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凡领,未经刘凡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47879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