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进气可调冲压发动机一体化流道优化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73471.2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7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王爱峰;李建榕;贾真;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51 | 代理人: | 韩德凯;李伟波 |
地址: | 10130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公开提供一种进气可调冲压发动机一体化流道优化设计方法,在设计点和非设计点状态下,以提高发动机在高马赫数条件下的推力性能和低马赫数条件下的起动性能为目的,进行进气可调设计、进气道设计、燃烧室设计和尾喷管设计,并耦合了快速网格划分算法、计算流体动力学计算方法、并行算法和全局优化算法等,最终形成一体化流道优化设计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优化设计 进气 可调 流道 冲压发动机 一体化 计算流体动力学 全局优化算法 进气道设计 燃烧室设计 并行算法 低马赫数 高马赫数 快速网格 起动性能 耦合 非设计 尾喷管 算法 发动机 | ||
【主权项】:
1.进气可调冲压发动机一体化流道优化设计方法,所述流道包括外压缩段第一级斜板(1)、外压缩段第二级斜板(2)、外压缩段第三级斜板(3)、唇罩点(5)、内压缩段下表面(6)、内压缩段上表面(7)、扩压段上表面(8)、燃烧室上表面(10)、尾喷管收缩段(11)、单边膨胀喷管(12);所述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1根据冲压发动机的任务需求,确定冲压发动机总体设计指标,根据冲压发动机总体设计指标计算得到设计点和非设计点状态下进气道、燃烧室和尾喷管的性能参数的设计要求;A2设定冲压发动机进气道外压缩段第一级激波角(13)的初值为设计马赫数条件下的激波角,在设计点状态下,进行进气道设计、燃烧室设计和尾喷管设计;A3生成设计点状态下的发动机流道模型,采用快速网格划分算法划分网格,并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计算方法进行流场数值分析,获得设计点状态下进气道、燃烧室和尾喷管的性能参数和几何数据,获得的性能参数中不满足所述设计要求的,调整所述第一级激波角(13)并重复步骤A2,获得的性能参数中满足所述设计要求的,进行非设计点设计;A4在非设计点状态下,进行进气可调设计、进气道设计、燃烧室设计和尾喷管设计;A5生成非设计点状态下的发动机流道模型,采用快速网格划分算法划分网格,并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计算方法进行流场数值分析,获得非设计点状态下进气道、燃烧室和尾喷管的性能参数和几何数据,获得的性能参数中不满足所述设计要求的,调整第一级激波角(13)并重复步骤A2‑A4,获得的性能参数满足所述设计要求的,进入步骤A6;A6通过并行算法和全局优化算法对步骤A3和A5中获得的进气道、燃烧室和尾喷管的多组性能参数及多组几何数据进行优化,按照所述冲压发动机总体设计指标筛选出设计点和非设计点状态下的最优设计方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院,未经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47347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