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血管外径变化的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60069.0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04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霍云龙;冯韵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B21/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10008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血管外径变化的方法,利用多通道肌动描记器对血管在充分舒张、正常、充分收缩情况下的血管外径变化测量。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三维多通道肌动描记器,包括主体底座、体式显微镜、高分辨率摄像头和加压溶液传动装置;所述主体底座上端面开设有至少2个测试腔;每个所述测试腔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器,通过两侧的固定器将血管固定,使血管悬空置于测试腔中;所述底座内还安装有温控装置,所述温控装置位于测试腔的下方,用于控制测试腔内的温度;所述体式显微镜和高分辨率摄像头,用于记录测试腔内的血管直径;所述加压溶液传动装置,用于调控血管内部压力。利用该多通道肌动描记器进行实验,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血管 外径 变化 方法 设备 | ||
【主权项】:
1.一种测量血管外径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使用戊巴比妥钠对实验动物进行全身麻醉,用胶带固定四肢;2)、将试验动物中用于试验测量的各血管取出并标记好后存放于4℃充饱和氧的无钙PSS溶液中备用;3)、将存放于4℃无钙PSS溶液中的各血管段取出,分别固定到肌动描记器的各测试腔的固定器上,测量零应力状态下的长度,之后拉伸至血管原长度的1.2倍,以模拟血管在体内的拉伸状态;4)、用饱和氧的无钙PSS溶液排尽测试腔中血管内空气,往测试腔中注入饱和氧的无钙PSS溶液至淹没血管;使肌动描记器的水浴温度缓慢升高至37摄氏度,升高血管内压力至15mmHg,静置45min,使血管处于平衡状态;之后缓慢升高血管压力至180mmHg,再缓慢降低至15mmHg,重复此过程10次,使测试腔内的血管完全达到舒张状态;5)、以10mmHg为一步进,测量记录20mmHg~180mmHg 压力值下的血管外径大小;6)、上述过程测量完毕后,将血管的拉伸比增加至1.4,重复步骤4)、5)的过程,记录各个压力下血管外径大小;7)、上述过程测量完毕后,将测试腔和血管内的无钙PSS溶液排尽,往测试腔中注入正常含量的PSS溶液至淹没血管;使肌动描记器的水浴温度缓慢升高至37摄氏度,升高血管内压力至15mmHg,静置45min,使血管处于平衡状态;之后缓慢升高血管压力至180mmHg,再缓慢降低至15mmHg,重复此过程10次,使测试腔内的血管完全达到正常状态;8)、在正常含量的PSS溶液中分别将血管拉伸比设为1.2和1.4,重复步骤4)、5)的过程,记录各个压力下血管外径大小;9)、上述过程测量完毕后,将测试腔和血管内正常含量的PSS溶液排尽,往测试腔中注入高钾PSS溶液至淹没血管;使肌动描记器的水浴温度缓慢升高至37摄氏度,升高血管内压力至15mmHg,静置45min,使血管处于平衡状态;之后缓慢升高血管压力至180 mmHg,再缓慢降低至15mmHg,重复此过程10次,使测试腔内的血管完全达到收缩状态;10)、在高钾PSS溶液中分别将血管拉伸比设为1.2和1.4,重复步骤4)、5)的过程,记录各个压力下血管外径大小;11)、上述测量结束后取下血管,将血管剪成3mm左右宽的血管环,放入无钙PSS溶液中静置20min,使血管恢复零应力状态;将血管环放在体式显微镜下,测量记录血管环在零应力状态下的圆环面积;随后,沿半径剪开血管环,待血管弧张开完全后测量血管孤扩张角度;该打开角度被定义为由连接内壁中点的两个半径所对的角度;在径向切割30分钟后,将每个扇区的横截面拍摄为零应力状态;12)、对上述步骤中得到的数据整理并统计分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46006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装耐压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液压式测量混凝土脱模性能的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