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停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91785.8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74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汤维冬;姜杰凤;金成强;吴婷婷;李想;江海林;王福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E04H6/42 |
代理公司: | 33240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黄前泽<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1003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立体停车方法。现有立体停车库存在前车入库过程中,后车无法紧跟着入库的问题。本发明采用的立体停车库包括第一入车装置、第二入车装置、车库装置和横向车辆传输机构。第一入车装置和第二入车装置均包括入车框架和入车梳齿板。车库装置包括车库框架、第一过渡板组、第二过渡板组、第一停车梳齿板组、第二停车梳齿板组和升降转移组件。升降转移组件包括升降板、丝杠、第一纵向转移梳齿板、第二纵向转移梳齿板、转移滑轨和转移驱动件。横向车辆传输机构包括第一滑轨、第二滑轨、圆弧滑轨和横向转移平台。横向转移平台包括安装板、电动推杆、滑移驱动件和横移梳齿板。本发明实现了连续停车,提高了停车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梳齿板 立体停车 停车 滑轨 传输机构 横向车辆 横向转移 转移组件 纵向转移 过渡板 驱动件 车库 升降 立体停车库 车库框架 电动推杆 入库过程 圆弧滑轨 安装板 车框架 升降板 横移 后车 滑移 前车 丝杠 入库 库存 | ||
【主权项】:
1.立体停车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立体停车库包括第一入车装置、第二入车装置、车库装置和横向车辆传输机构;所述的第一入车装置和第二入车装置均包括入车框架和入车梳齿板;所述的入车梳齿板包括一体成型的U形板和两个第一梳齿条组;所述的U形板由一体成型的连接板和两块第一边板组成;连接板的两端与两块第一边板的一端分别连接;两块第一边板内侧边缘的间距为s,s≥2m;第一梳齿条组包括在第一边板的长度方向上依次等间距排列的n根第一梳齿条,20≤n≤25;其中一个第一梳齿条组中所有第一梳齿条的内端均与其中一块第一边板的内侧边缘连接;另一个第一梳齿条组中所有第一梳齿条的内端均与另一块第一边板的内侧边缘连接;第一梳齿条的宽度为a,0.2≤a≤0.25m;同一第一梳齿条组内相邻两根第一梳齿条的间距为b,0.2≤b≤0.25m;两个第一梳齿条组中内第一梳齿条的外端沿连接板长度方向的间距为c,0.8m≤c≤1.2m;/n所述的车库装置包括车库框架、第一过渡板组、第二过渡板组、第一停车梳齿板组、第二停车梳齿板组和升降转移组件;所述的升降转移组件包括升降板、丝杠、第一纵向转移梳齿板、第二纵向转移梳齿板、转移滑轨和转移驱动件;两根竖直设置的丝杠均支承在车库框架的中部;两根丝杠由两个升降电机分别驱动;所述升降板的两端均固定有螺母;两根丝杠与两个螺母分别构成螺旋副;转移滑轨与升降板构成滑动副;转移滑轨由转移驱动件驱动;第一纵向转移梳齿板及第二纵向转移梳齿板均包括一体成型的纵移板和两个纵移梳齿条组;两个纵移梳齿条组分别设置在纵移板的两侧;纵移梳齿条组包括沿纵移板长度方向等距排列的n根纵移梳齿条;纵移梳齿条的宽度等于d,0.5b≤d≤b;相邻两根纵移梳齿条的间距等于e,a+b=d+e;两个纵移梳齿条组内纵移梳齿条外端端面的间距等于p,p<s;纵移板的宽度等于q,q<c;第一纵向转移梳齿板、第二纵向转移梳齿板内纵移板的安装端与转移滑轨的两端分别固定;/n所述的第一过渡板组和第二过渡板组均包括两块过渡板;过渡板由一体成型的第二边板和第二梳齿条组组成;第二梳齿条组包括沿第二边板的长度方向上依次等间距排列的n+1根第二梳齿条;第二梳齿条的内端均与第二边板的内侧边缘连接;第二梳齿条的宽度为a;相邻两根第二梳齿条的间距为b;两块过渡板上的n+1根第二梳齿条一一位置对应;两块过渡板上第二梳齿条的外端端面的间距为c;两块过渡板上第二边板内侧边缘的间距为s;第一过渡板组、第二过渡板组分别位于升降转移组件的两侧;/n第一停车梳齿板组由k块沿竖直方向依次间隔排列的第一停车梳齿板组成,1≤k≤10;k块第一停车梳齿板均位于第一过渡板组的正上方;第二停车梳齿板组由k块沿竖直方向依次间隔排列的第二停车梳齿板组成;k块第二停车梳齿板均位于第二过渡板组的正上方;第一停车梳齿板及第二停车梳齿板的形状均与入车梳齿板完全相同;/n以转移滑轨的轴线方向为车库装置的横向,垂直于转移滑轨轴线的水平方向为车库装置的纵向;第一入车装置、第二入车装置分别设置在车库装置的两侧,且在车库装置的横向错开;第一入车装置上入车梳齿板及第二入车装置上入车梳齿板的开口端均朝向车库装置;所有第一停车梳齿板和第二停车梳齿板的开口端均朝向纵移板悬空端向安装端的方向;/n所述的横向车辆传输机构包括第一滑轨、第二滑轨、圆弧滑轨和横向转移平台;互相平行的两根第一滑轨均与车库框架固定;两根第一滑轨经过第一过渡板组的下方及第一入车装置内入车梳齿板的下方;互相平行的两根第二滑轨均与车库框架固定;两根第二滑轨经过第二过渡板组的下方及第二入车装置内入车梳齿板的下方;/n所述的圆弧滑轨共有两根;其中一根圆弧滑轨的两端分别靠近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的一端;另一根圆弧滑轨的两端分别靠近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的另一端;/n所述的横向转移平台包括安装板、电动推杆、滑移驱动件和横移梳齿板;所述的安装板与第一滑轨、第二滑轨或圆弧滑轨构成滑动副;安装板由滑移驱动件驱动;安装板的顶面上安装有四个电动推杆;/n所述的横移梳齿板包括一体成型的横移板和两个横移梳齿条组;所述横移板的底面与四个电动推杆的推出杆固定;两个横移梳齿条组分别设置在横移板的两侧;横移梳齿条组包括沿横移板长度方向等距排列的n根横移梳齿条;横移梳齿条的宽度等于d;相邻两根横移梳齿条的间距等于e;两个横移梳齿条组内横移梳齿条外端端面的间距等于p;横移板的宽度等于q;横向转移平台共有四个;/n初始状态下,第一个横向转移平台位于第一入车装置中入车梳齿板的正下方,且第一个横向转移平台内的电动推杆部分推出,使得第一个横向转移平台内的横移梳齿板顶面与第一入车装置中入车梳齿板的顶面平齐;第二个横向转移平台位于第一入车装置处远离第一过渡板组那一侧;第三个横向转移平台位于第二入车装置中入车梳齿板的正下方,且第三个横向转移平台内的电动推杆部分推出,使得第三个横向转移平台内的横移梳齿板顶面与第二入车装置中入车梳齿板的顶面平齐;第四个横向转移平台位于第二入车装置处远离第二过渡板组那一侧;/n该立体停车方法具体如下:/n步骤一、等待车辆进入第一入车装置或第二入车装置;当有一辆车辆驶上第f入车装置内的入车梳齿板上并停好,且车主离开车辆,则进入步骤二;第f入车装置为第一入车装置与第二入车装置中停入车辆的那一个;第g入车装置为第一入车装置与第二入车装置中未停入车辆的那一个;/n步骤二、第f入车装置处横向转移平台内的电动推杆完全推出,使得车辆被横移梳齿板托起;托起车辆的横向转移平台作为工作横向转移平台;/n步骤三、工作横向转移平台内的轮驱电机转动,使得工作横向转移平台沿第f滑轨滑动至第f过渡板组的正下方;工作横向转移平台内的电动推杆缩回;使得工作横向转移平台内横移梳齿板的顶面低于第f过渡板组内过渡板的底面;车辆被转移到第f过渡板组上;/n工作横向转移平台内轮驱电机转动的同时,位于第f入车装置处远离第f过渡板组那一侧的横向转移平台移动至第f入车装置中入车梳齿板的正下方;且该横向转移平台内的电动推杆部分推出,使得该横向转移平台的横移梳齿板顶面与第f入车装置中入车梳齿板的顶面平齐;/n步骤四、卸下车辆的工作横向转移平台在轮驱电机的驱动下,转移至第g入车装置远离第g过渡板组的一侧;转移驱动电机转动,使得第f纵向转移梳齿板移动至第f过渡板组的正下方;/n步骤五、两个升降电机同步正转,使得纵向转移梳齿板的底面高于第f过渡板组内过渡板的顶面;车辆被转移到纵向转移梳齿板上;/n步骤六、转移驱动电机转动,使得第f纵向转移梳齿板移动至第一过渡板组与第二过渡板组之间;/n步骤七、两个升降电机同步正转,使得第f纵向转移梳齿板升高至第f停车梳齿板组内其中一块未停车的第f停车梳齿板处;且第f纵向转移梳齿板的底面高于该第f停车梳齿板的顶面;该第f停车梳齿板作为目标停车梳齿板;/n步骤八、转移驱动电机转动,使得第f纵向转移梳齿板移动至目标停车梳齿板的正上方;/n步骤九、两个升降电机同步反转,使得第f纵向转移梳齿板的顶面低于目标停车梳齿板的底面;车辆被转移到目标停车梳齿板上;/n步骤十、转移驱动电机转动,使得第f纵向转移梳齿板移动至第一停车梳齿板组与第二停车梳齿板组之间;之后升降转移组件复位。/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未经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9178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垂直立体停车库的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可折叠插齿式立体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