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整流交错式全桥单级功率因素校正电源电路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70623.6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24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韧红;沈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推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H02M3/156;H02M1/42;H02M7/217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张妍;徐雯琼 |
地址: | 201300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双整流交错式全桥单级功率因素校正电源电路及控制方法,交错式Boost升压电路借用全桥DC‑DC转换电路中两个开关元件,交错地驱动两个Boost电感,省去了传统交错式Boost PFC电路中的两个功率开关元件、两个Boost整流元件和PWM控制器,从而减少了成本和体积,降低了元件损耗,并且可以借助交错式Boost升压电路在不连续模式下的谐振电流,优化全桥DC‑DC转换电路的开关元件进入零电压软开关模式,进一步减少了开关元件的开关损耗,合理安排输入浪涌抑制电路的连接位置,能够使输入浪涌抑制电路工作零损耗,可以极大地提高电源的效率,降低电源的温度,节约能源,从而获得高效率,高性能,低成本,小型化的双整流交错式全桥单级功率因素校正电源电路。 | ||
搜索关键词: | 交错式 全桥 功率因素校正 电源电路 开关元件 单级 输入浪涌 抑制电路 转换电路 电源 功率开关元件 不连续模式 软开关模式 开关损耗 连接位置 谐振电流 元件损耗 整流元件 低成本 高效率 零电压 交错 借用 驱动 节约 能源 优化 | ||
【主权项】:
1.一种双整流交错式全桥单级功率因素校正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输入整流电路,第二输入整流电路,储能电容,Boost电容,交错式Boost转换电路和全桥DC‑DC转换电路;第一输入整流电路对输入电压进行整流后与储能电容形成对储能电容充电的第一输入整流回路,第二输入整流电路对输入电压进行整流后与Boost电容形成对Boost电容充电的第二输入整流回路;储能电容与Boost电容的一端与第一输入整流电路的整流输出同电压极性端相连接;所述的全桥DC‑DC转换电路包含:第一桥臂,其包含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第二桥臂,其包含第三开关元件和第四开关元件;主变压器,其包含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初级线圈由第一桥臂和第二桥臂驱动,次级线圈通过次级整流滤波电路提供输出给负载;DC‑DC反馈驱动控制电路,其驱动所述的第一开关元件、第二开关元件、第三开关元件和第四开关元件,该DC‑DC反馈驱动控制电路对全桥DC‑DC转换电路的输出进行反馈,并自动控制输出的斩波信号,用于驱动控制开关元件的导通和截止,调节全桥DC‑DC转换电路的输出电压,电流或功率;所述的交错式Boost转换电路包含:Boost电容和Boost电路;所述的Boost电路包含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开关元件、第二开关元件、第三开关元件和第四开关元件;当第一开关元件导通时,第一电感、Boost电容、第一开关元件形成第一Boost回路,由Boost电容对第一电感充电;当第一开关元件截止时,第一电感、Boost电容、第二开关元件和储能电容形成第二Boost回路,由第一电感上的电压与Boost电容上的电压叠加后,经过第二开关元件对储能电容充电;当第三开关元件导通时,第二电感、Boost电容、第三开关元件形成第三Boost回路,由Boost电容对第二电感充电;当第三开关元件截止时,第二电感、Boost电容、第四开关元件和储能电容形成第四Boost回路,由第二电感上的电压与Boost电容上的电压叠加后,经过第四开关元件对储能电容充电;当第一开关元件、第四开关元件导通时,储能电容、主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第一开关元件和第四开关元件形成DC‑DC第一回路;当第二开关元件、第三开关元件导通时,储能电容、主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第二开关元件和第三开关元件形成DC‑DC第二回路;第一开关元件与第三开关元件交错导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推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推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7062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