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型电镀结合剂砂轮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48388.2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2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祝小威;王永宝;王战;刘建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D5/12 | 分类号: | B24D5/12;B24D3/34;B24D18/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500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型电镀结合剂砂轮的制备方法,其包括1)配置镍的电镀液;2)基体绝缘、除油、氧化预处理;3)以基体为阴极,镍棒为阳极,在外接直流电作用下电镀;4)预浸渍:将带有镍‑磨料‑金属不溶性化合物磨料层的基体浸渍于稀酸溶液中初步腐蚀,得到多孔型电镀结合剂砂轮。本发明砂轮随着磨料层表面电镀结合剂的磨损,磨料层表面能够产生新的微孔,从而持续保持磨料层表面的多孔结构。由于磨料层内部不是多孔结构,可保持磨料层强度不变,避免磨料层强度降低导致的磨料层变形。 | ||
搜索关键词: | 磨料层 砂轮 电镀结合剂 多孔型 多孔结构 制备 不溶性化合物 磨料 阴极 氧化预处理 直流电作用 阳极 表面电镀 基体浸渍 强度降低 稀酸溶液 电镀液 结合剂 预浸渍 电镀 除油 镍棒 外接 微孔 绝缘 磨损 变形 腐蚀 金属 配置 | ||
【主权项】:
1.一种多孔型电镀结合剂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轮包括环形的基体、以及电镀于基体上表面的环形磨料层,或者所述砂轮为圆环状的磨料层;所述磨料层包括镍结合剂、以及分散于镍结合剂中的磨料和金属不溶性化合物;所述镍结合剂、磨料、金属不溶性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0.01~0.20)∶(0.03~0.10);所述砂轮磨料层环宽为3~10mm;所述砂轮厚度为0.05~0.30mm;所述多孔型电镀结合剂砂轮,通过以下步骤制得:1)电镀液配置:在30‑70℃的蒸馏水中加入七水合硫酸镍、六水合氯化镍、活性炭、硼酸、糖精、1,4‑丁炔二醇混合均匀并过滤,再加入磨料和金属不溶性化合物微粒,即得到镍的电镀液;2)基体预处理:先将基体表面进行绝缘处理,对绝缘好的基体浸入除油液中1‑3min,经过水洗后进行氧化处理,得到预处理完成的基体;3)电镀:将步骤2)中预处理完成的基体置于步骤1)得到的镍的电镀液中,以基体为阴极,镍棒为阳极,在外接直流电作用下将磨料、金属不溶性化合物微粒、以及镍共沉积于基体上,得到带有镍‑磨料‑金属不溶性化合物磨料层的基体;4)预浸渍:将步骤3)中得到的带有镍‑磨料‑金属不溶性化合物磨料层的基体浸渍于稀酸溶液中初步腐蚀,得到包括环形的基体、以及电镀于基体上表面的环形磨料层即为所述砂轮;或者在步骤4)预浸渍前,将步骤3)所得到的带有镍‑磨料‑金属不溶性化合物磨料层的基体使用0.1~0.2MPa的高压气枪,对磨料层外缘进行冲击,使磨料层与基体脱离,然后将磨料层浸渍于稀酸溶液中初步腐蚀,得到圆环状的磨料层即为所述砂轮;所述步骤1)中所得镍电镀液的各物质浓度含量为:七水合硫酸镍250~300g/L,六水合氯化镍30~50g/L,硼酸35~40g/L,糖精0.8~1.0g/L,1,4 ‑丁炔二醇0.4~0.5g/L,磨料0.1~1.0g/L,金属不溶性化合物0.2~0.5g/L;所述基体材质为铝、不锈钢、铁或铜中的一种;所述磨料为金刚石、CBN中的一种;所述磨料微粒的粒度为M1/2‑M50/70;所述金属不溶性化合物为硫化亚铁、硫化锰、或者三硫化二钴与硫化铜复配;所述金属不溶性化合物微粒的粒径为3~10微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4838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强度高的砂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具有研磨液回收功能的磨盘